前沿拓展:太原化妆品品牌十大排行榜
行走在
太原的大街小巷
当我们脑海中
闪现出消费冲动时
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
身旁有一家便利店
或许你已习以为常

然而,在近日召开的“新消费论坛——2019中国便利店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报告中,太原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名列,领跑全国。
在太原,顺手买早餐,渴了买瓶水,馋了吃个关东煮,甚至缴纳水电燃气费、充话费,信用卡还款,寄收快递等一切生活需求,都可以在连锁便利店解决。此外,买房买车,这些过去和便利店看似没有关系的服务,在太原,也已经或即将实现。
作为我国的内陆城市
太原的连锁便利店行业如何打败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领跑全国?
在太原
便利店行业究竟有多便利?
今后将如何发展?
连日来
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太原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排名
在2019年5月12日召开的“新消费论坛——2019中国便利店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连续6年统计并发布“2019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山西晚报5月15日曾刊发消息)。数据显示,太原市便利店发展指数名列,与去年的排名相比,提升了两位。大会同步发布了“2018中国便利店百强榜单”,太原市唐久、金虎分列第12位和第16位。
本次调查共选取全国36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其中样本城市基本覆盖了全国重点一、二线城市,包括除了拉萨以外30个省会及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东莞及温州。指数的核心数据为连锁品牌化的便利店数量、便利店数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政策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统计计算出了各城市的便利店发展指数。
数据显示,太原市便利店核心数据的得分情况为——
2018年便利店增长率为10%;饱和度为一家便利店平均覆盖1910位民众;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为36.4%;政策支持力度的评级为“好”。在几项核心数据的基础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按照权重计算出了每个城市的便利店发展指数,其中,太原市综合得分86分,在36个城市中名列第一,提升了两位;长沙市得分84分,名列第二;厦门、成都、东莞紧随其后。

便利店就像“机器猫”
想要什么“掏”什么
5月22日上午,在太原市长风商圈天美新天地附近的一家唐久便利店内,市民张先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店老板熟络地打了声招呼,转身从身后的香烟货架上快速找到香烟,麻利地拿下来扫取条形码后交给张先生,张先生打开手机微信支付点击“向商家付款”,店长扫码完成交易。一买一卖一气呵成,山西晚报记者看了下时间,前后不到1分钟。
对于张先生而言,便利店就是那个“你需要的时候,它就在的地方”。
这个不大的空间就像家的延伸,提供你一天的生活所需。便利店的商品或许没有什么特色,但却总能在恰当的时间给你需要的服务。就像市民石先生所说,“当你在闹肚子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找哪里有厕所,而是先去便利店买包纸。”
除了生活所需,便利店还提供随时的陪伴和安慰,你的心情。市民赵先生常常加班到深夜,当肚子饿了找不到吃的、渴了想喝杯热茶的时候,是他感到煎熬的时候。“这时,来一桶香喷喷的泡面或者一杯热腾腾的关东煮,瞬间能让你幸福到泪奔!”赵先生说,这时候的便利店,对于他来说就是工作一整天后补充能量的“加油站”。

做媒体工作的姚女士常年上夜班,习惯了凌晨时在回家的路上,去便利店喝杯热奶茶暖暖胃。“我常去我们单位附近的那家金虎便利店,老板人很好,每次我买一杯香飘飘奶茶,老板都会给我拿热水冲开。”在姚女士心中,便利店是无论多晚下班都会给她留一杯热茶的另一个“家”。
便利店也试图改变城市人的生活体验。在俄留学的刘女士,每年回太原过年时,都惊讶于太原市的飞速发展。“让我惊讶的是出门可以不用带现金!”刚刚在唐久便利买完饮料的刘女士说,“你瞧,这个刷脸支付真方便,以后连手机也可以不用带了。”便利店与支付宝达成合作,在太原市唐久便利、金虎便利绝大多数加盟店,都可以实现刷脸支付。
有人这样比喻,便利店就像动画片《哆啦A梦》中的机器猫,你想要什么便利店就能“掏”出什么。24小时营业、可以不带现金、手机完成支付,这就是便利店,满足你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便利店也能“私人定制+上门服务”
问路的时候,外地人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到了路口,有个某某便利店,对面就是。”“到了某某便利店,再往前走几十米有个小巷子,拐进去就到了”……和其他大城市富丽堂皇的地标建筑相比,对于不熟悉太原的人来说,便利店俨然就是路标。
说起便利店,就不得不提便利店的发源国日本和便利店发达的中国台湾。在日本和我国台湾,便利店都相当普及,平均2000多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在太原,平均每191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由此可见,太原市便利店在业态中走在了我国前列。

在太原,一个大型住宅小区里有3到4家便利店再正常不过了。地处太原亲贤商圈的佳地花园小区,占地180万平方米,有幼儿园、饭店、美容会所,还有各类小公司,常住人口3000余人,这些因素吸引了商家在这里开设了3个便利店——金芮超市、金虎便利店、唐久便利店。各家店长的电话在佳地花园业主群里是公开的,停水了想买桶纯净水、家里没面粉了帮老人送上楼、着急做饭呢没盐了……业主们谁有需要打电话,便利店员工就会上门服务,提供“私人定制”。时间久了,有些老顾客在哪住,他们都门清,很快就把东西送到家了。
一家便利店陈列的商品有2000种左右,不仅水果、蔬菜、各类生活必需品等品类齐全,还可以缴纳燃气费、有线电视费、收发快递,享受ATM服务、汽车服务、共享租赁、家电清洗维修等服务,店长与居民们的关系极其融洽,“能帮的顺手就帮了,邻里邻居的。”金虎便利店店长笑着告诉山西晚报笔墨楼新闻记者。
除了买日用品将来还能买车买房
便利店作为接近消费者的一种零售业形态,为消费者提供便捷、及时和专业化的服务,其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有解决消费者“后一公里”的需求,而且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服务居民民生需求的水平。太原便利店发展至今,各种品牌的便利店星罗棋布,这其中,从初依靠配货单到库房手工分拣商品,到现在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从销售生活日消品,到“便利商品+便利服务+品牌鲜食”,太原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唐久、金虎都做了很多努力。

目前,经营内容趋向化、快餐化,成立“面包工厂”、“鲜食广场”……目前,唐久在太原开设了近千家门店,在西安开设了近200家。据唐久便利总公司统计,一年有1亿多人踏入唐久便利,平均每天接待35万人。
金虎便利则采用多品牌化经营方式,把早早快餐、今度烘焙两个品牌融入金虎便利店中,解决消费者对鲜食、快餐的需求,并且把品牌连锁便利店行业发展扩大到全省范围。目前门店辐射阳泉、晋中、长治等地市,以每月增加30家左右连锁店的速度发展壮大,全省门店共1000余家。
除了遍布街角的唐久便利、金虎便利,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里,一种新型小超市悄然出现在太原市的各大商圈、写字楼、小区门口。这就是互联网巨头苏宁集团布局O2O领域的重要业态之一的苏宁小店。
据苏宁控股集团山西地区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李景好介绍,目前有167家苏宁小店落地太原市,得益于苏宁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零售模式,老百姓进店后,凡属于苏宁的商品,无论是鲜食、水果、日用品等快消品,还是国际品牌化妆品、母婴用品,甚至家电、汽车等,都可以在苏宁小店下单。
不仅如此,苏宁小店的一系列便利服务独具特色,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暖心驿站”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息、饮水、充电场所;“苏宁帮客”可以上门提供家电清洗维修;“苏宁邮局”可代发全国28家快递;“扶贫专区”摆放有我省8个贫困县的代表产品。“下一步,可以发布全国买房卖房信息的‘苏宁有房’,可以买体育彩票的‘苏宁体育’,可以买理财产品的‘苏宁金融’即将上线,将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李景好说,“你想买海景房,来苏宁小店就OK了!”
今年4月25日,山西无人苏宁小店在太原火车站试营业。继社区店、CBD店、大客流店后,无人店作为苏宁小店的第四种店面模型,登陆便利店行业市场。据了解,苏宁无人店正式开业后,市民可通过人脸识别身份、无感知结算、大数据门店精细化管理等高科技,亲身体验智慧零售的魅力。
和苏宁同时进驻太原便利店市场的还有另一互联网巨头——京东集团,目前京东便利已出现在太原市各大商圈。有业内专家表示,传统便利店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来自行业内部,而是跨界来的友商们。这些跨界的竞争对手,会给传统便利店带来不一样的认知,让他们在太原市场良性竞争的同时,互助成长。
太原第一家便利店
早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在太原,连锁便利店的发展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对于70后、80后来说,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卖铺无疑存在于很多人的美好回忆中:拎着瓶子去打醋,一毛钱一根的自制冰棍,还卖一些肥皂、蜡烛、煤油等日用品。那时候的小卖铺是便利店的雏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
1998年,第一家“唐久便利店”在太原漪汾苑开业。这是唐久便利董事长杨文斌在考察日本市场后所做的一次“转型”。“要让太原人享受到发达城市的便利,这是我开便利店的初衷!”杨文斌说,在日本,可以随时随地找到便利店并买到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比如品类丰富的应季鲜食、缴纳水电燃气费、打印复印资料、冲洗照片、购买电影票,甚至提供免费厕所,也就是说日常消费需求都能在便利店解决。“便利店才是接近老百姓生活的零售业态!”杨文斌感慨道。

第一家唐久便利店选址在漪汾苑。“在当年,漪汾街是太原人心中繁华的代表,漪汾苑在当时又是紧邻繁华街道的住宅小区之一,客流量大。可惜后来因为道路改造,在前几年被拆除了。”见证唐久便利一路走来的公司副总张宇虹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漪汾店的开业,寄托着他们老一代唐久员工的情怀,也见证着唐久便利的发展。“还记得刚开店时,每天都有不少人跑来消费,很多顾客都是冲着我们的门头来的。”回想起刚开店的时候,张宇虹满是骄傲,不同于家庭作坊式的小卖铺,大大的“唐久便利”以及英文缩写“TJCVS”激起了大家的兴趣,也让大家对便利店有了初步认知。学着日本便利店的营业模式,除了此前便利店常见的生活日用品销售外,在100多平方米的漪汾店,实现了24小时营业、设立冷藏柜销售酸奶以及用电饭锅销售玉米、茶蛋等即食品服务。
居然有24小时不打烊的便利店?便利店居然能吃上热食……时下见怪不怪的服务,在当年却堪称震撼。因孩子上学,曾在省城漪汾苑租了3年房子的刘女士就深感漪汾店给她生活带来的便利。孩子喜欢吃茶叶蛋,同时也为了满足孩子一天的营养需求,每天清晨,刘女士利用豆浆机磨豆浆的空闲,便会下楼到小区里的唐久便利店买个茶叶蛋,要知道自己原先居住的小区里没有“便利店”,因此想吃茶叶蛋要么自己煮,要么去早点摊上买,时间成本很高。
与唐久便利同期开店的还有太原市另一家本土企业——山西金虎便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金虎便利店开在太原五龙口海鲜市场附近的黑土巷双塔北路口,同样选择了客流量较大的地段,并以发达城市便利店为样本,为太原市民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太原连锁便利店的经营者们不断升级商品品类与增值服务。“当年红极一时的201电话卡,是我们初为顾客提供的增值服务。2007年与煤气化公司合作开通了煤气缴费业务,随后开通水费、电费、有线电视费等各类费用的缴纳,再到后来的信用卡还款、手机话费充值、代收发快递等等。为顾客提供百步之内的便民服务,是我们不断成长、壮大的立足点。”张宇虹说。
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太原市已经形成便利店“百花齐放”的格局,有大型超市旗下的社区生鲜店,也有连锁品牌的便利店,还有电商线下便利店和其他个体经营便利店。规模较大的连锁品牌有唐久便利、金虎便利、苏宁小店、京东便利等,他们以统一的企业标识、统一的门店配置、统一的服务理念及服务规范等,24小时为太原人提供便捷服务。
太原拟出台便利店“双进”政策
对于未来便利店的模式,你心目中是否有自己的想象?虽说太原市便利店发展指数领跑全国,但不少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太原市商务局商贸发展处处长李权表示,根据发达的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和超过1万美元后,便利店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山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太原市人均GDP为1.3万美元。“如今,太原便利店行业迎来了爆发期,鼓励支持便利店发展正当其时。”李权说。
日前,太原市政府正草拟扶持太原市便利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届时,将通过“便利店(便民店)双进工程”政策,进一步提高品牌连锁便利店覆盖率,推动太原市便利店行业发展。
“双进”政策具体为——
推动连锁品牌向太原以外的城市发展、向农村市场延伸,用连锁品牌改造提升社区单体店;推动连锁门店进社区、进学校、进楼宇,提高连锁门店覆盖率,提高居民便利消费程度,增加商品品类和服务内容,提高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等。据了解,目前我国共有两个城市出台了有关扶持便利店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8年北京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简化开店手续到提供装修和硬件设备购置费补贴,一一补齐便利店行业政策短板;今年2月,西安市也出台了《大力推进便利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2020年底,开设品牌连锁便利店不少于3000家,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圈”。“下一步出台的扶持政策将给太原市便利店带来更优质的发展环境、便捷的政策环境,并规范管理,便利店的品质。”李权说:“让今后便利店在太原市场飞速发展,无论是开店频率还是营业收入,其前景都会好于其他零售业态。真正实现消费者‘百步之内’享受到个性化的‘私人定制’服务!”
便利店就像
深夜里的繁星
看似零星地散布在天空
却总是很容易被
需要温暖的人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