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日本代购欧美化妆品排行榜
资生堂的的护肤品很好,化妆品的话SKII和雪肌精在国内人气都很高,可以江考虑。
如果我们现在打开日本富豪榜单,会发现都是咱们的熟面孔。
一个快时尚巨头优衣库老总柳井正,一个软银老总孙正义。

但是,如果说这排名第二的滝崎武光,是不是很多人就懵逼了。
其实日本首富的位置,基本上就这三个人轮着坐。但是,江湖上却鲜有滝崎武光的传闻,就算是在日本本土,他也像一个谜一样。
滝崎武光是日本企业基恩士的创始人,而就跟这个创始人一样。基恩士也是 “ 一家裹着面纱不允许报道的公司。 “

但这个默默无闻的隐形大佬,却堪称日本赚钱企业,是日本市值第二的公司,仅次于丰田。
基恩士的主要业务,是做自动化传感器、机器视觉系统、测量仪、数字显微镜等工厂自动化领域,像是汽车、半导体、电子电气设备、电信等等都有它的应用。
而在机器视觉市场,基恩士和美国的康耐视,几乎垄断了 50% 以上的市场。
当然了,这 50% 的份额里,占大头的还是基恩士。。

但这些都不算重点,他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作为制造企业,毛利率却达到了可怕的 80% 。

啥概念呢?对于制造业这个行业来说,平均毛利率如果能到 30%,都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就比如日本三菱,它的电机业务毛利率高也就 28.2% 。就连老大哥苹果,它的毛利率也只到了 42% 。
这么一比,你就能想象到基恩士到底是有多么地赚钱。。
苹果利润率情况 ▼

这样一家几乎完全没有新闻报道,但是却在制造业举足轻重的龙头,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因为创始人上一次接受采访,都已经是十年之前的事情。而与企业的相关报道,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差评君只能通过网上的各种信息,拼凑出这样一个日本巨头的发家历史。

要讲基恩士,就得先从他背后的大 boss 滝崎武光聊起。

滝崎武光并没有读过大学,他在念完工业高中的时候,就和当时的所有日本青年一样,在学校罢课、游行,对社会现状充满困惑。
没过多久,滝崎觉得光是学生的这些小打小闹,根本没有办法改变现状。于是,这个激进的少年干脆选择了——辍学。
当时没有完成学业的滝崎武光,选择投身社会,用实业的方法来改变日本。
滝崎武光就读的尼崎工业高中 ▼

但是,梦想虽然很美好,可现实还是给了这个充满抱负的少年一记响亮的耳光。
高中毕业之后,滝崎武光先是去了一家做控制设备的制造商打工,积累经验和资本。
没过多久,在他 24 岁的时候,就尝试创办了一家电气设备的制造公司。但是,无奈生意不顺,公司经营不下去了。
之后,他又尝试为一家制造商开了家分包公司,后也惨遭失败。
连续两次创业失败之后,已经年近 30 的滝崎武光又回到了人生的起点。如果是一般人,恐怕已经认清了现实,灰溜溜回去上班了。

但是,顾不上伤感的滝崎武光,马上又开始了人生的第三次创业。
1974 年,已经 29 岁的滝崎武光,成立了励德电机公司( Reed Denki ),也就是基恩士前身。公司主要生产自动线材切割机和冷冻食品自动化生产的电子控制设备。

好在这一次,自动切割机的生意有所起色。尤其是自动线材切割机,他们稳定地给电线、汽车等制造商们供货。
这次的创业,似乎刚要冒出一点成功的苗头。
结果,这个时候,滝崎武光却选择——把这条已经占销售额 15% 的切割机工厂,全部卖掉。
说实话,差评君很难想象经历了两次破产的人,居然还敢就这么砍掉自己的一条 “ 胳膊 ” 。

之所以走出这一步险棋,一方面是因为切割机虽然生意不错,但是利润率只有 20% 。这个利润率,对于滝崎武光来说,太少了。
而另一方面,当时的丰田因为板材冲压事故困扰,昂贵模具总是因为钣金错误遭到损坏。
这个时候,滝崎站出来提了一个主意——用传感器来探测潜在的事故。
他们专门为丰田研发了一种传感器,防止金属板的双重进给,预防模具故障。
在滝崎武光看来,传感器才是生产线的眼睛。只有把眼睛睁开,才能生产线的运行。
把自动切割机的产线全部砍掉之后,基恩士开始全线投入制作传感器。
基恩士视觉系统在 LED 产线上进行品质检测 ▼

而滝崎武光也正是在丰田的车间里,开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传感器。并从此,成为了丰田稳定的合作伙伴。
之后,就像滝崎说的那样。当时的日本泡沫经济继续膨胀,拉动了当时刚刚苏醒的汽车、电子工业、半导体等制造业。
而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眼睛——传感器,自然也跟着日本经济一起起飞了。
就是借着这一股东风,滝崎武光扬帆起航了。把公司搬到了大阪,更名为基恩士,从此向着强的传感器进发。
在转型后的第二年,公司就完成了敲钟上市。
而公司的客户从丰田,扩大到了 NEC 、日立、东芝、新日本制铁、武田药品工业等等大企业。

从之前的两次失败中,滝崎武光明白了几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没有必要打广告。
留住客户的方法,就是信赖。这可能也是基恩士一直默默无闻的原因。
而第二件事,就是对于高利润的无止尽追求。
来自基恩士官网 ▼

当初决定关闭自动切割机工厂之后,基恩士还下令关停了手里其他工厂,只保留了 20% 的应急工厂线。
其余制造业务都交给了外包公司,让企业成了彻头彻尾的光杆司令。
而这一切,为的就是不做低利润、低价值的业务。
这事放到现在来看,似乎并不稀奇,毕竟有苹果这样成功的先例。
但当时正是日本的泡沫经济时期,在那个年代里,不光是民众们,日本的制造企业也沉浸在梦幻泡影里。
它们不计成本地投入,盲目地扩张子公司,并且相信靠着经济增速,一切的付出都可以被收回来。

只有经历过两次低谷的滝崎武光始终谨小慎微,走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
关停工厂之后,基恩士干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设计和研发看成自己的企业命根。
在大阪总部的走廊和会议室的巨大化石。
基恩士认为,如果公司不继续进化,也可能成为化石

基恩士有 70% 产品,都要做业界,出手就是一个世界新款。并且产品售价,往往是同类商品的 5 倍以上。

如果是别人说,可能差评君会觉得在吹牛皮,我家二姨夫喝醉的时候,也不敢这么吹的。
但是,基恩士这套说法,却有的是说服力。因为下面这些,都是基恩士的成绩。。

而为了留住这些高精人才们,基恩士也打出了一张不能拒绝的,那就是——高薪。
在 2020 年,基恩士员工的平均收入达到了16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一百一十万。是当时日经 500 指数中,拥有 100 名或更多员工的公司中多的。

不仅如此,为了激励员工搞研发和工作队的热情。公司除了每月的奖金外,还将营业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奖金返还给员工。
真正地做到了多劳多得,为自己的公司产品,留住了人才。
有了扎实的高利润产品之后,公司的下一件事就是把这些高利润产品推销出去。
但是, “ 古怪的 ” 基恩士却把专业的经销商从自己的制造流程名单里,完全剔除了。他们所有的产品,都是直接供给各个工厂。

大部分制造企业,用的都是经销商模式,这些分散在各地的经销商,可以有拓展客户,增加他们的购买渠道。
这样一来,制造商们可以专心制造,把销售的活丢给专业的人去做。

但是,基恩士却觉得,只有他们自己的设计师才了解自己产品的真正优势。
所以,基恩士的员工中,有 70% 的人员组成都是销售。
在基恩士的官网,差评君甚至找到了一个销售独有的板块 ▼

这些销售们都是理工科出身,并且对自己负责的几百种产品的技术了如指掌。
除了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工厂里,他们还需要直接和各个工厂的工程师们对接,担任工厂们的顾问。

如果一次无法解决问题,那么下一次,销售们一定会带着工程师和解决方案来到工厂。甚至,有时候还会对各个工厂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

之所以能走这样的模式,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产品的高利润,而另一方面,就是基恩士的速度和能力。
所有的工厂订单都能在一天之内,给到报价和方案,换做是其他制造商,起码需要一周。
更离谱的是,这些基恩士的订单,都能做到当日出货,并且快在一天之内送到各家工厂手上。
目前,基恩士的这套直销直供模式,已经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分公司开设到了 46 个和地区,设立了 230 个办事处。

有了得力的销售团队和扎实的产品铺垫,再加上自己的 “ 闪电物流 ” ,基恩士这个从日本泡沫时代中诞生的企业,硬生生走出了一条自己特殊的路。
当初,关闭生产线、砍掉工厂,甚至是抛弃经销商,每一个决定看起来都过于疯狂。
但现在,已经获得结果的我们,知道滝崎武光当初断腕的决定,赌赢了。
自动化流水线的眼睛,也帮助这个当初的小镇青年,坐到了日本财富金字塔顶端的位置。
而滝崎武光这几年已经辞去基恩士董事一职。原本就低调的他,更是从幕前彻底隐去了。
或许,之后江湖上关于他的传说,只会越来越少。
但是,人会消失在时间进程里。可那些正活跃在生产线上的一个个传感器,却能永远按照着既定程序运行着。

拓展知识:日本代购欧美化妆品排行榜
资生堂、SK-II、澳尔滨、黛珂、FANCL芳珂、高丝、芙丽芳丝、蝶翠诗DHC、za姬芮、雪肌精。
1、资生堂,日本的化妆品品牌,品牌秉承了“百年匠心,让美资生”的理念。取名源自中文《易经》中的“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资生堂的涵义为孕育新生命,创造新价值。
2、SK-II,是1975年在日本创立的护肤品牌,是日本皮肤专家将科技运用到护肤品开发中的结晶,是在东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深受欢迎的护肤品牌。
3、澳尔滨,日本高级化妆品品牌,1956年诞生于日本东京。独创渗透乳美容理论实现“透明感和柔韧性”的肌肤,从初的5种产品发展到现在1000多个品种,并在每个时代都有其经典作品。
4、黛珂,是日本Kose(高丝)集团旗下的护肤及彩妆,以专柜形式发售。Kose(高丝)集团由小林孝三郎先生在1946年创办于日本东京,是日本三大化妆品生产商之—。
5、FANCL,是日本大及有规模的“无添加”护肤及健康食品品牌,现为东京证券交易主板的上市公司,它的中文商标是芳珂,又名芳凯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花王作为日本知名的日用品品牌,成立于1887年,可以说是百年,旗下美容护理用品事业包括知名护肤用品(Bioré碧柔、MEN's Bioré碧柔·男士)、敏感肌肤护理用品(Curél珂润)以及高端化妆品(Sofina苏菲娜、Kanebo佳丽宝)。无论是从产品的品质还是在消费者口碑来看,都值得信赖。如花王旗下“养泡泡”碳酸精华-苏菲娜土台美容液,是一款碳酸泡沫质地的肌底液产品。日本国内销量突破700万瓶※日本花王内部统计销售数据。在中国国内也斩获各项媒体大赏,如KIMISS闺蜜网口碑新品肌底液、瑞丽-年度佳新品肌底液大奖等。洁面后护肤第一步使用土台美容液,独特碳酸泡泡质地、上脸十分舒畅,温和不刺激,适合各种肤质。补水保湿嫩肤、毛孔变细腻、光滑、肌肤变亮、稳定肌肤状态、脸变得软软嘭嘭、底妆服帖。它通过“碳酸泡泡微米化技术”和“碳酸保持技术”将碳酸泡泡做到0.01mm并保持碳酸的高浓度状态,易滋润至肌肤角质层,像是为肌肤打开吸收通道,帮助后续护肤品更好吸收。
1、hiseido 资生堂
日本企业“资生堂”(Shiseido)取自于中文,在中国古代意为“赞美大地的美德,她哺育了新的生命,创造了新的价值。”“资生堂”这一名称反映了资生堂公司将东方的美学及意识与西方的技术及商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资生堂以药房起家,比较初并非化妆品公司。1872年,曾留学海外攻读药剂,并曾为日本海军药剂部主管的福原有信(Yushin Fukuhara)先生,在东京银座开设自己的药房,名为资生堂,这亦是全日本第一间西式药房。
2、KOSE高丝雪肌精化妆水
kose高丝发源于日本,创始人是小林孝三郎。KOSE以“融合智慧与感性,创造独特的美的价值和文化”作为品牌的存在理念,秉承着“纯美的智慧,为人类,为大地”的美好理想而发展。
高丝集团下有多个倍受欢迎的护肤品牌,包括:美谛高丝(BEAUTE de KOSE)、高丝(Kose)、艾文莉(AVENIR)、润肌精(JUNKISEI)、兰皙欧(RECIPEO)。
3、FANCL净化卸妆油
日本FANCL集团出品的化妆品是在基础化妆品中融入天然美容成分,是无着色、无香料、弱酸性、有利于任何肌肤(包括敏感型)保养的全天然产品。FANCL化妆品是日本女性比较爱使用的十大化妆品之一,在日本全国化妆品销售的上升指数(增长率)第一名。
4、KANEBO火棘美白美容液
佳丽宝(Kanebo),是来自日本东京的化妆品品牌。嘉娜宝(Kanebo)的诞生,是日本的东京棉商在1930年所尝试生产的美容馆、香皂等产品。
后来发展成为嘉娜宝(Kanebo)美容馆的前身,嘉娜宝(Kanebo)在美白保养品的研发方面居业界重要地位,护肤主张强调适龄、适肌、适品,精细区分继而发展出各种能的嘉娜宝(Kanebo)保养品系列。
5、SK-Ⅱ护肤精华露(神仙水)
SK-Ⅱ诞生于日本,是日本皮肤专家将科技运用到护肤品开发中的结晶,是目前在日本、香港、台湾、东南亚、韩国及中国等地深受欢迎的护肤品牌。2003年,SK-Ⅱ将酒红色的旋风吹到欧洲,在英国等地热销。
2004年初,SK-Ⅱ在美洲大陆续写晶莹剔透的神话,首批11家授权专柜在美国比较品专卖店Sakes Fifth Avenue中正式营业,开业仅5周就进入了护肤品销售排行的前5名。
6、Dreamtimes 梦幻时光。
Dreamtimes目前的M1梦幻三部曲是专门针对亚洲年轻人肌肤研制的基础护肤套装,在网络上已得到了空前的好评,由洁面、爽肤水、乳液三步基础护肤构成,超轻薄配方,通透肌肤零负担。
7、茵芙莎
资生堂旗下的一款化妆品品牌,它为有名就是底妆,利用光学原理从而达到自然的果,被的爱美人士称作“粉底专家”。
8、植村秀
由日本化妆艺术大师-植村秀先生于1968年创立的,植村秀称得上是“风尚主题妆容”的先驱者,一直被业内公认为彩妆艺术界的大师级人物。
9、黛珂
成立于1946年,是日本高丝旗下的一家护肤品及彩妆品品牌公司,旗下的产品都属于贵妇级别的。该品牌为知名的就是多重层微脂囊体技术,还有"乳液先行"保养理念,为知名的产品莫过于黛珂小紫瓶了。
10、佳丽宝
1936年进军化妆品行业,它是日本的品牌,在美白保养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旗下的品牌有很多,比如Impress(印象之美)、Lunasol(日月晶采)、Freeplus(芙丽芳丝)等都是日本热销的品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