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楚雄化妆培训学校排行榜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2020年8月28日,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与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共建特色课程实践实训基地启动仪式在附艺校110演播厅拉开帷幕。
云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刘其勇处长,与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民委文宣司艺术处 原处长 宝向新、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马云霞院长、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 秘书长、李辉副会长、吴海文副主任,以及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的领导 农布七林校长、樊腾发书记、王晓军副校长,携同云南舞蹈界40余位专家、学者:刘金吾老师、周培武老师、马文静老师、张懋宁老师、张来善老师、张亚锦老师、岳亚明老师、王佳敏老师、赵纯福老师、程春云老师、曾金华老师、但丽鹏老师、李华老师、侯跃老师、潘静老师、褚永英老师、温恺老师、董玉辉老师、郭丽娟老师、徐梅老师、杨洲老师、张谛老师、陈姣老师、王盛伟老师、李易老师、杨泽云老师、王飚岚老师、格追老师、赵书德老师、张健老师、岩坤老师、玉花老师、代琳娜老师、李永惠老师、马佳老师、戴璐璐老师、王雁老师、夏进宽老师、喻力娟老师、姜晓波老师,及来自全省16个地州市40余家美育教育机构的70余名机构代表们,共同参加了启动仪式。
主席台 · 嘉宾刘其勇 老师
云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处长
老师
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辉 老师
凤凰卫视主持人、制片人、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 副会长
吴海文 老师
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 副秘书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 副主任
农布七林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校长
樊腾发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书记
王晓军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副校长
参会 · 嘉宾宝向新 老师
民委文宣司艺术处 原处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促进会 艺术总监
马云霞 老师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 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金吾 老师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家学会 副会长、一级编导
周培武 老师
云南省歌舞剧院、一级编导
马文静 老师
昆明市歌舞剧院 一级编导
张懋宁
云南省教育厅学校教育委员会 委员、云南艺术学院 教授
张来善 老师
云南省歌舞剧院、一级编导
张亚锦 老师
一级编导
岳亚明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 教授
王佳敏 老师
云南省舞蹈家协会 副主席、一级编导
赵纯福 老师
中国舞美学会服装化妆委员会 副主任、云南舞美学会 会长、一级服装设计师
曾金华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
但丽鹏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华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副教授
侯跃 老师
昆明市舞蹈家协会 主席、一级编导
潘静 老师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民族文化艺术学院 院长
褚永英 老师
玉溪市舞蹈家协会 原主席、一级编导
温恺 老师
中国舞蹈家协会 理事、云南省戏剧家协会 常务理事
董玉辉 老师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原主任、院长助理、艺术总监
郭丽娟 老师
云南省舞蹈家协会 驻会副主席、一级演员
徐梅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 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洲 老师
昆明市歌舞剧院 副院长、一级演员
张谛 老师
红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教授
陈姣 老师
云南民族大学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盛伟 老师
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工作团 团长、二级演员
李易 老师
杨丽萍旗下“雀之恋”艺术培训中心 总经理
杨泽云 老师
云南省歌舞剧院舞蹈团 副团长、一级演员

王飚岚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舞蹈科 科长
格追 老师
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高级讲师
赵书德 老师
昆明舞蹈家协会 副主席、二级演员
张健 老师
红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 主任、副教授
岩坤 老师
云南民族大学 讲师
玉花 老师
怒江州歌舞团 二级演员

代琳娜 老师
楚雄师范学院 讲师
李永惠 老师
曲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院长
嘉宾 · 签到鲜花、红毯,隆重的签到仪式,恭候专家老师们的到来
格追老师
郭丽娟老师
赵书德老师、王盛伟老师、王飚岚老师、岳亚明老师、但丽鹏老师、杨泽云老师
张来善老师、宝向新老师
郭丽娟老师、马云霞老师、农布七林老师
岳亚明老师
李辉老师
李永惠老师
王佳敏老师
机构代表“大理市飞扬舞蹈培训学校”董佳欣老师
但丽鹏老师、农布七林老师
刘其勇处长
樊腾发书记
马佳老师
各地机构代表纷纷签到入场
王雁老师
李华老师
张亚锦老师
王飚岚老师
温恺老师
陈姣老师
张懋宁老师
李辉老师、老师、温恺老师
刘金吾老师
吴海文副主任、机构代表“五彩艺少儿艺术学校”周婕校长及老师们
农布七林老师、马云霞老师、张来善老师、张亚锦老师、程春云老师、刘金吾老师、岳亚明老师、褚永英老师、杨
马文静老师、宝向新老师、赵纯福老师
在仪式开始前,云南电视台和昆明教育电视台,对农布七林校长进行了采访。农布七林校长就共建特色课程实践实训基地项目向大家进行了简要介绍。
云南电视台、昆明教育电视台对农布七林校长进行采访
启动 · 仪式喜今日正吉时,15:30启动仪式在悠扬的陶笛演奏《千年风雅》与葫芦丝演奏《欢歌弦舞》中正式开启。
演奏者: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专业指导教师 云南省葫芦丝巴乌学会理事 陈相吉老师、云南民族大学教师 姚金全
传统的民间乐曲拉开启动仪式的序幕
由农布七林校长、吴海文副主任担任主持人,向大家一一介绍到场领导、专家及嘉宾。
启动仪式在农布七林校长、吴海文副主任的主持下进行
主席台领导、专家及嘉宾:农布七林、李辉、、刘其勇、吴海文、樊腾发、王晓军
农布七林校长、吴海文副主任向大家介绍到场嘉宾
随后,刘其勇处长对此次课程共建实践实训基地的启动进行致辞。对学校在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上积极推动、认真筹划,以及所做出的大量细致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双方的合作表示热烈的祝贺。
刘其勇处长致辞
刘其勇处长指出中职中专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重点实施对象,应积极探索建设与“1+X”证书相关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立一支具备专业培训能力的“双师型”队伍,深化校企融合。
同时,他认为中职中专类学校是知识、人才、理论成果优势萌芽的地方,这些优势的转化需要现实的条件,也需要实践的检验。附艺校本次实践实训中心的建设,是开放办学、开门办学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实践体现,这必将对附艺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乃至地方经济的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希望附艺校在优质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再创新高。
农布七林校长致辞
农布七林校长从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紧扣对中等艺术教育的发展要求,结合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新时代使命阐述本次课程共建实践实训基地的重要性。
农布七林校长表示,从云南省本身所具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角度出发,与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的合作,有利于为学生搭建从课堂到实践、从实践到就业的平台,有利于促进1+X专业资格证的教学目标与美育教育的良性发展。通过学校与中心的合作,实现舞蹈资源共享,人才优势互补,终实现双边共赢,助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事业的发展空间与社会益。
秘书长致辞
秘书长表示,课程共建实践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将教育部长陈宝生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讲话精神落实到实处的体现,本次基地的建立可以切实的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技能,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以先进的育人思想,科学的教授方法,为学校培养集“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于一身的双型高级教师,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走向世界的步伐迈的更大,走的更稳。

“课程共建实训实践基地”揭牌
“师资培训基地”授牌
在各位嘉宾致辞结束后,秘书长、樊腾发书记、农布七林校长、吴海文副主任,共同进行了“课程共建实训实践基地”揭牌与“师资培训基地”授牌。
期待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此次课程共建实践实训基地项目的启动,是传承舞蹈艺术的合作之花,是促进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生成才的需要,更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得以在云南地区深远发展的需要,相信“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与"北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家协会"的强强联袂,将会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创造出更多喜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