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红盾网查询化妆品排行榜
元旦期间
各家网店都在打折
相信你也网购了一些年货吧
但是
大连高女士网购之后
却遇到了这么一件糟心事儿……
事件前情提要
大连高女士在天猫上某靴鞋品牌旗舰店里买了一双靴子,近日她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手机上显示的是来自广州的手机号码,对方操南方口音,说他是这家品牌旗舰店的客服人员,她买的这双靴子质量有问题,公司现在召回并予以退款,让她提供卡号。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件回放ing
不先收到鞋就能给退款?高女士觉得挺奇怪,对方这才回答说,先做退款处理,之后就会让高女士按照相关程序退回鞋。对方还报上了他的姓名和工号。高女士表 示,要先和网上旗舰店沟通后再做处理。后来,高女士通过天猫平台和这家旗舰店客服人员取得联系,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公司近期没有因为商品质量问题需要退款 的,应该是骗局。如果有问题,他们会通过天猫平台留言给顾客。
对于这种事,你怎么看?
大连市民辛闻网先生
哎卖,遇到了这种事儿,搁谁身上都闹心啊……
小疑问
——订单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1
虽然没上当受骗,高女士还是有个疑问,自己的订单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冒充客服的男子准确说出了她购买鞋的日期,还有鞋子的款式、颜色等。对此,这家旗舰店客服人员表示,他们不会泄露客户相关信息。随后,记者联系了天猫客服人员,客服人员说,关于订单的一切信息他们都不会透露,现在骗子手段比较高明,不太清楚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小提醒
——不要轻信对方提出的退款要求
2
买家需提高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所谓“淘宝客服”,不要轻信对方提出的“卡单、网络问题等原因”退款要求,不要点开链接和填写银行卡相关资料。遇到这种电话,应立即中断与对方联系,转而咨询正规服务热线,或者报警。受骗后,要尽可能保存好所有与诈骗分子联系的方式和相关汇款凭证,以便公安调查。为保障个人信息,收到快递包裹后要及时处理掉上面的订单信息。
东西,买买买!
钞票,花花花!
双手,剁剁剁!
当网购成为咱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体验时,
随之而来的是的网购陷阱……
小编为大家梳理出网购的5大陷阱,
希望小伙伴们在网购过程中注意规避这些陷阱,
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
那么,网购陷阱都有哪五种呢?
陷阱1:全额返款,0元就购了
“
许多网购商家会以给好评就返现的名义,骗取消费者的钱财。甚至还有些商家会打出“全额返现,0元就购”的幌子,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
”
来看看案例
正逛一家电子商城的乔先生在朋友群里发现了一则消息。他的朋友称,这家电子商城的“服装旗舰店”搞周年庆的活动,给好评就全额返款,等于白捞到一件衣服。乔先生发现这家“旗舰店”在电子商城上已经营五六年,搞促销活动前消费记录很多,评价也很好。于是乔先生就打消顾虑,与亲朋好友14人都购买衣服,合计消费5132元。
到货后,乔先生发现买回的羽绒服的填充物是丝绵材质。不仅如此,在按要求给予好评后,商家承诺的全额返款也迟迟不返现,而商家客服也处于失联状态。
应对策略
对于“全额返款”、“0元就购了”这种网购陷阱,消协提醒消费者,全额返款这种广告肯定是骗人的,消费者不要贪图小便宜。在网购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陷阱2:虚假购物网站
“
由于搭建一个虚假购物网站成本低廉,却能带来高额的回报,因此虚假购物网站泛滥,成为了网购中的一个极易碰到的陷阱。
小张发现了一个海外代购网站。看着“时尚奢品,,全场1折起”的标语,小张打开链接并加了客服QQ号。随后,他又咨询一款古驰公文包,客服报价8500元,这款公文包市值13000元,且平时不打折。他按客服发来的支付链接付清了款。随后,客服又称到货需等半个月,要快点的话还需另付200元运费。
但等了六天货仍未到,QQ、客服电话均不回复,小张才发觉可能被骗了。广州警方随后抓获代购网站的组织者石某,他搭建虚假购物网站,短时间内已骗取1.6万元。
应对策略
对于这种通过搭建虚假购物网站骗取消费者钱财的方式,消协提醒消费者在网购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自行检查一下网站的真假。一是检查网站是否有红盾工商标志或ICP经营标志,一般在网站的底部;二是通过点击网站首页下方的工商红盾标志可进入工商行政管理注册资料网页,也可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查询网站信息。
陷阱3:假客服套取银行密码
“
很多消费者在网购后会接到自称客服人员的电话,并被告知由于某些原因,刚刚下的订单没有成功,要退款给消费者,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这时就要小心了,对方很可能是骗子。
吕女士在一个母婴网店购买了纸尿布,共花费108元。一小时后,接到一个浙江手机号段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客服,说系统有问题,她的订单信息需重新验证。随后,吕女士打开对方发来的一个链接,页面显示为“订单异常处理中心”。她在该页面上输入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信用卡号和网银密码等。
整个过程中,对方一直在给吕女士打电话,通过电话对她遥控指挥,持续了3个小时。吕女士挂断电话时,才发现手机上有两条短信,提示信用卡已分两次共消费9600元。
应对策略
对于这类假客服的陷阱,消协提醒消费者,一般客服是不会直接打电话通知退款的。同样也不要相信手机短信上的退款信息,更不能点击手机短信中的链接。一切信息都要登录购物网站账号进行查询。
陷阱4:海外代购买到假货
“
随着海外代购的火热,许多不法商家在网上销售假冒商品。由于化妆品和食品占了海外代购的很大比例,消费者买到假货还有可能伤害到身体健康。
张先生打算入手一个LV男包,看到有个网站标着“推广”,就觉得应该是正规网站。且价格比专柜便宜很多,客服又说保真,专人海外代购,张先生于是放心地付了款,但他还是买到了假货。张先生找到网站要求退货,但是网站强调自己是,并表示除非张先生提供明确证据,否则不予退货。
应对策略
对此,消协提醒消费者不要贪图便宜。下单前务必谨慎,必须询问商家相关的售后服务,如发现不能退换货等霸王条款,及时举报。另外,对于海外代购,不要被对方提供的商品图片所迷惑,因为很有可能是盗图。一定要确认对方真实身份,直接转账的方式是不的。如遇这类诈骗,可保留聊天记录、语音信息等证据,及时报警。
陷阱5:网购中大奖
“
一些消费者在网购时,会收到网站发来的中奖信息。要求消费者填写一些基本的个人资料,并缴纳一定的金。消费者一旦相信,就会掉进骗子的圈套。
孙梅收到一条短信称,“恭喜您!您在本网站购物时已被抽选为幸运用户,获得梦想创业基金18万元现金及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请立即登录指定网址领取您的惊喜大奖。本次活动已通过北京市互联网公证处公证审批。”
看到短信,孙梅立即按短信提供网址登录,并填写了相应的个人信息。在成功提交后,所谓客服告诉孙梅,需交纳个人所得税及公证费用共计5600元,在“客服人员”的引导下,她两次转账5600元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
应对策略
律师提醒消费者,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高奖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而且领奖的一般程序是在奖金里先行扣除有关税费后,才将余款交给中奖人,所以只要是提出先交税后拿奖品或奖金的,诈骗的可能性就很大。
编辑:舒心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