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国产现货面料品牌排行榜
纺织行业一直在叫苦连连,中美贸易战,外贸出口受阻,面临招工难、用工贵、染料上涨、房租高等问题不少企业感觉生存不下去了。如今,纺织行业面临重重阻扰,我们的生存方向在哪?除了降价外,还能怎么做?不妨看看国外的面料和国内面料的区别,毕竟提升产品质量才是企业生存的王道。
国产面料VS进口面料
我国服装进口面料主要是化纤产品,占进口面料总数的60%—70%。棉、毛、丝及其混纤服装面料中有70%—85%为国产面料,麻及麻混纺服装面料中有98%为国产面料。
面料的货品来源可分为进口和国产两种。进口面料以西班牙、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和近邻韩国、日本为主。从正规渠道进口的面料,多具有布面平整、悬垂感强、手感舒适等特点。
进口面料和国产面料的特点
欧洲面料
1、面料展示,细节的设计远远要超于国内
2、且引领国际男装趋势
3、强大的创意和设计
4、产品系列性完整
5、色彩高级,实用新颖
6、针对性的样衣展示有力促进了面料的推广
7、多品种小量、灵活
8、样布配合便利,色彩和花型调整快捷
9、注重品牌价值,定位清晰,重视对客户及市场的调研
日韩面料
1、侧重点突出,少而精
2、服用性能好、稳定
3、自身特点突出,与市场趋势贴近
4、与本国品牌配合好,客户资源整合现货体系
国产面料
1、多而全,系统性弱,性价比高
2、起定量高
3、注重与品牌的配合度、品牌价值,整体包装
4、国产面料需要买手型的面料设计师
5、面料设计要领先于服装设计
6、技术开发要与良好的服务相结合
国产面料
两者的区别
国产面料和进口面料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纤维、纺纱织造、染整这3个方面。
纤维差距
品种单一
发达和地区如日本、韩国和台湾,其新面料的纤维组成已经发展到2—4种,多的达5—6种纤维混纺,通过纤维结构变化和织物组织结构的变化,实现仿真、超真果,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新型化纤的性能还不稳定,应用还不普遍,混纺面料平均使用纤维1—3种。
国内功能性纤维单纤过粗
如吸湿快干纤维在1.5D。本身是舒适性纤维,但手感和风格不符合夏季穿着要求。
国内化纤印染仿真、超真主要通过"碱减量"实现。
"碱减量法"处理普通涤纶织物,其结果是织物柔软度增加,表面极光改良,但缺点是风格单一,面料制成服装时的成形性下降,织物的丰厚蓬松感、表面滑糯或滑爽感仍然不好。
国产涤纶织物给人的印象是比过去柔软,但制成制服类面料硬挺度不足、丰满度差、表面滑糯或滑爽度不足。
悬垂类面料多半采用低密织造,织物软但纱线硬,织物不能自然平滑下垂。面料的显色性不良,外观呆板均一、没有天然纤维的自然外观。
原料质量差
日本在化纤原料开发方面处于地位。针对面料的终风格,开发出异形截面、超细、高收缩、高弹、微粒子混合、多成分共聚等新型纤维。
◆利用超细纤维创造柔软、滑糯手感,用粗纤维获得织物的硬挺度
◆利用异收缩纤维及变形加工方法获得织物的蓬松性或丰满度
◆利用异形截面纤维创造优美的光泽
◆利用纤维表面形态的微细变化消除织物的表面蜡感,并改良染色性
◆利用腐蚀性后整理加工进一步改良织物的手感和光泽
国产面料在仿丝、仿毛、仿麻等品种中,由于国产分裂型超细旦复合化纤截面成型不规整,在化纤仿真产品开纤、碱减量、起皱、预定型等关键工序中,印染加工难度加大,因此,往往产生分离不充分现象,许多微多孔纤维、微沟槽纤维往往在碱减量中不能获得理想的沟槽或坑穴。
部分仿真面料中新合纤原料由国外公司提供,但由于缺少对原料的了解,盲目开发达不到原料制得面料的要求。
多元纤维性能研究不足
国内多元化新型纤维组分的新产品,由于对原料性能把握能力不够,对混纺纤维染色工艺技术开发不足,染色时不能获得均一的颜色。
一些由我国自主开发的大豆纤维、玉米纤维、竹纤维、蛹粘丝等绿色环保及人造、再生纤维面料已有批量生产,但未形成规模,并且在染料筛选、染色工艺制定及体现织物风格的后整理工艺上需深入探讨和提高。
纺纱、织造差距
日本、韩国等利用新型差别化纤维,通过复合假捻、混纤交捻、网络丝多种纺纱手段及复合织物高密织物等方法,开发出不同风格的面料。
有些国产化纤仿真面料坯布织造质量不错,但设计品种变化少,风格单一。外观看上去像天然产品,但手感却有巨大区别。
染整差距
色光方面
国产面料的颜色不够鲜亮,纯度不够高、比较灰,因此使面料看起来色彩混沌;国产印花产品印制中拔白处白度不足,细经、线条延续性差,缺少生动性,印制度也较来样有差距。
手感方面
进口面料大多是含有多种新型纤维组分的面料。由于融合了多种纤维的优点,其悬垂性、柔软度和光泽度往往超过天然纤维织物。
国内的产品,有些虽然从外观上看差别很小,但手感较薄,悬垂性、弹性等指标不如国外产品。
成衣后的性能方面
国产与进口产品相似的面料,经相同剪裁、缝制、熨烫后穿着的感觉不一样。
国产面料在剪裁、轧衬和蒸汽熨烫过程中,面料扩张度、缩水率等与进口面料不同,影响面料与衬布粘合及外观质量,造成服装加工中换片率高。
洗涤缩率标准
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相同,±3%水洗;±2%干洗。我国同面料标准:经向-3%水洗,纬向-2%-3%。
仿麂皮产品方面
国内产品磨出来毛长、易漏地、易出折、光泽差;弹力仿麂皮绒加工难度大。
服装设计相关的专业人员有的认为国内面料手感更胜一筹,有的觉得国外面料视觉上更高端。无论实事如何,在订单少的情况下,改良或者提高产品质量,也是不错的选择。学习别人的优势,让我们的产品再上一层楼,困难是短暂的,未来市场才是纺织人的主战场。
点击了解更多查看更多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