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葡钠品牌排行榜
改良和易性更多行业研报及个股调研纪要,欢迎关注本号。
行业研报医药生物行业三季报业绩综述:单季度业绩增速拐点显现,寻找结构性机会
医药板块2022前三季度业绩增速受基数影响回落,Q3单季度业绩增速拐点。2022Q1-Q3,医药生物板块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9.82%、4.89%,较2021Q1-Q3增速(16.17%、27.52%)有所下降,主要是受2020年疫情影响下的低基数影响。单季度来看,2022Q3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为8.85%、-0.48%,增速高于2021Q3(6.52%、-1.59%),单季度业绩拐点显现。
2022前三季度,板块结构性分化,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板块业绩亮眼。从营收增速来看,子板块前三的有医疗服务(38.45%)、医疗器械(24.08%)、生物制品增速(11.98%);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来看,子板块前三的有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商业。其中,CXO、诊断服务贡献医疗服务板块主要业绩增速,体外诊断贡献医疗器械板块主要业绩增速,血液制品、疫苗贡献生物制品板块主要业绩增速,药店贡献医药商业板块主要业绩增速。
当前行业市盈率仍处于2012年以来低位。截至2022年11月4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23.75倍,分位数达到10年的2.60%。2020年9月起,医药行业估值持续回调,化学制药、医疗服务、生物制品、中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板块的PE分别是32.11、31.31、28.41、21.46、20.58、14.62倍,10年分位数分别为22.1%、0.3%、5.9%、8.8%、37.2%、14.6%。
子行业分化,CXO、血制品、医疗器械业绩亮眼。
CXO行业上市公司:2022Q1-Q3营收为662.6亿元(YoY+68.3%),归母净利为177.9亿元(YoY+91.1%);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61.6%、103.3%。
医院行业上市公司:2022Q1-Q3营收总额为178.8亿元(YoY+8.2%),归母净利为21.1亿元(YoY-0.8%);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3.6%、12.0%。
中药行业上市公司:2022Q1-Q3营收为2220.9亿元(YoY+3.3%),归母净利为217.5亿元(YoY-8.7%);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3.1%、8.4%。
疫苗行业上市公司:2022Q1-Q3营收总额为506.2亿元(YoY+7.6%),归母净利为84.3亿元(YoY-43.2%);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1.2%、-58.7%。
血制品行业上市公司:2022Q1-Q3营收为154.5亿元(YoY+17.1%),归母净利为39.5亿元(YoY+4.5%);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10.5%、-15.8%。
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2022Q1-Q3营收为2346.8亿元(YoY+28.2%),归母净利为738.0亿元(YoY+30.2%);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14.4%、17.3%。
医药商业行业上市公司:2022Q1-Q3营收为4793.0亿元(YoY+7.8%),归母净利为109.8亿元(YoY-1.0%);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11.0%、20.7%。
化药行业上市公司:2022Q1-Q3营收为3646.8亿元(YoY+4.1%),归母净利为347.7亿元(YoY-9.9%);Q3营收及归母净利同比增速为4.1%、-15.4%。
投资建议:目前行业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单季度业绩增速拐点显现,优质赛道将迎接戴维斯双击。主要投资方向建议如下:创新研发产业链:1)CXO:创新药械产业卖水人,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业绩有望维持较高速增长。2)医疗设备。消费属性强的(政策免疫)企业:1)研发能力与消费属性双强的疫苗企业;2)民营医疗机构:伴随疫情影响逐步消化,前期受压制的患者需求释放带来医院的业绩反弹,建议关注眼科、口腔等民营医疗服务机构龙头;3)药店:受益于处方外流,业绩有望逐季修复的零售药店。行业壁垒高,增长稳健的血制品企业:建议关注浆站数量多、产品矩阵丰富的龙头企业。中药企业:利好政策频出,关注中药行业转型创新的机遇及的传承发展。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集采降价超预期风险;贸易摩擦加剧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以上内容来自万和证券医药行业伍可心团队,研报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5日,涉及个股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一、丽珠集团现场交流1114(一)参观集团展厅
(二)介绍公司经营情况
1.简单介绍丽珠的投资亮点。
首先是可持续地业绩稳健增长。公司拥有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丰富的在销与在研产品管线、持续的管理与经营创新,积极应对过去近十年来的行业变化及挑战。过去十年,丽珠集团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约17%,体现了的可持续成长能力。
其次是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聚焦创新及高壁垒复杂制剂研发,拥有领先的长缓控释技术(如微球、纳米晶等)研发与产业化平台。近年随着公司生物药平台、复杂制剂平台的在研产品逐步进入中后期临床,公司创新研发陆续进入收获期。公司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等产品已获批上市,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也获紧急授权使用;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一个月缓释)、重组人源化抗人IL-6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均已报产。未来几年,预计平均每年3-5个重点制剂产品能够获批上市。此外,在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公司也积极通过授权许可、引进或战略合作等方式,丰富研发与销售管线,加快创新研发及国际化产业布局。
第三,公司一直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公司近五年股息率保持在2.3%-3.8%,近十年累计分红超过60亿元。同时,公司也积极开展股份回购等多种措施以提振市场信心。在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ESG)方面,连续6年发布ESG报告,2022年7月,公司MSCI-ESG评级提升到AA级。在范围内越来越多投资机构重视可持续发展投资及ESG投资,良好的ESG管理水平无疑可吸引更多投资机构的青睐。
2.简要介绍公司三季报经营业绩。
(1)2022前三季度总体情况:营业收入94.88亿元,同比增长1.27%;归母净利润15.07亿元,同比增长3.72%;归母扣非净利润15.09亿元,同比增长12.24%。
(2)分版块情况如下:化学制剂收入55.72亿元,同比下降3.40%,其中消化道、促性激素、精神领域增速分别为-11.60%、5.81%、30.68%;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24.99亿元,同比增长15.99%;中药制剂收入8.30亿元,同比增长0.92%;诊断试剂及设备收入5.02亿元,同比下降9.09%。
(3)重点制剂药产品方面:
鉴于各地散发的疫情使多地加强了对医院、药店等场所的管控,处方药产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今年开始执行医保新价格,使得艾普拉唑整体销售额同比去年有所回落。虽有疫情影响,但是艾普拉唑新增医院覆盖及原有医院上量都有一定提升,也为后续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相信随着后续推广的持续进行,艾普拉唑针有望实现“以量补价”后的快速增长;促性激素领域中的亮丙瑞林微球在三季度依旧保持稳健增长;精神领域产品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和盐酸哌罗匹隆片增长依然强劲。
3.介绍丽珠在中药板块的布局、简单介绍抗病毒颗粒。
公司目前拥有中药品种批文86个,其中品种21个。产品覆盖肿瘤科(参芪扶正注射液)、呼吸科(抗病毒颗粒)、儿科(荆肤止痒颗粒)等多个临床多发、中医药调节优势领域科室。2022年前三季度,中药制剂收入8.3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8%。
公司也在近年成立了中药事业部和专业化的中药产品销售部门,希望加大中药领域销售与品种研发布局,具体来讲:一方面,公司将继续大力开展中药产品(如参芪扶正注射液、抗病毒颗粒等)的学术支持、临床数据证据研究工作。未来,在肿瘤扶正类、呼吸科室等优势领域的基础上,还将继续加强儿科、泌尿肾病、心脑血管、老年病等其他领域,推进潜力品种的挖掘和培育。另一方面,还将加大中药领域科研投入,加大特色中药新药以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规划和投入,重点推进院内制剂中药1类新药、古代经典名方新药、剂型改良型新药以及特色大健康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通过持续的科研创新,形成产品梯队及组合。
在今年三月中国中药协会发布的《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2022年》中,抗病毒颗粒被推荐应用于新冠感染的轻型患者以及普通型患者的调节。公司抗病毒颗粒在调节果和临床应用上已得到各界专家的高度认可,前期还进入了四川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建议方案-2021年》、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医疗机构参考药品需求目录》等多个指南共识。
4.介绍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
目前,公司原料药业务已由大宗原料药转型为高端特色原料药,主要包括高端抗生素及宠物药等产品。此外,近年来,海外认证产品逐渐丰富,且海外市场已由非规范市场转战欧美等规范市场,市场开拓布局仍在加强。与此同时,公司不断通过技术优化,持续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得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质量优势的同时仍有较好的价格优势。目前原料药板块已经成为公司利润端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2022前三季度,特色原料药产品米尔贝肟、替考拉宁、达托霉素等产品海外市场增长强劲。此外,个别抗生素原料产品的售价也略有提升。这两个因素驱动了整体原料药板块的收入及利润的不错增长。
丽珠的特色原料当中,宠物驱虫原料药经过10余年耕耘,已经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并与众多跨国动保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今年9月,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体内外同驱产品吡虫啉莫昔克丁。预计近两年还会有更多驱虫产品上市,已经制定了宠物药品5-10年的研发规划。
此外,公司在原料药板块还有多个高端抗生素、抗生素产品在研。源源不断的新产品也有望驱动未来业务增长。
5.介绍公司新冠疫苗V-01的特性。
相较于其他已上市疫苗,丽康V-01疫苗具有如下特性:
(1)丽康V-01在结构和机制上做到了性和免疫原性的优化。不同于其他重组蛋白疫苗仅含新冠病毒RBD二聚体,丽康V-01基于创新专利技术,采用IFNɑ-Pan-RBD-Fc分子设计,在RBD二聚体基础上,融合了生物佐剂干扰素、Pan表位、Fc等免疫活性成分,可快速激活并产生持久的免疫应答,序贯加免可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采用传统铝佐剂,突破了专利垄断的进口强佐剂的依赖,且更。
(2)丽康V-01已获得对奥密克戎的临床保护力数据,与国际的mRNA疫苗加强针的保护力相当,而性显著更优,特别是对老年人群及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获益,更适合当前的疫情形势需求。
(3)丽康V-01稳定性强,储存运输便捷。丽康V-01可在2-8℃冷链运输及长期储存,而mRNA疫苗则需要超低温储存;丽康V-01生产不需要P3车间,常规的GMP车间即可满足要求,具有生产、储存和运输上的优势。
(4)疫苗产业链自主可控优势。目前,公司原液生产线和制剂生产线均已经通过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生产许可现场检查,具备生产条件,取得疫苗生产许可证书。原液产能达到35亿剂,制剂产能达到15亿剂,能实现持续稳定供应。
(三)问答环节
问1:V-01重组蛋白疫苗目前的商业化进展如何?
答:丽康V-01疫苗已于今年9月获批EUA,公司便紧锣密鼓开展了后续的商业化相关工作。目前,丽康V-01已在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等省市陆续启动接种工作。近期也已往安徽省、陕西省、湖北省发货,其他省份也正在陆续推进中,多省市已签订供货合同。
问2:公司诊断试剂及设备业务近年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原因是?
答:前三季度,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实现收入5.02亿元,同比下降9.09%。主要原因是今年前三季度新冠抗体试剂较去年下降大,同时受疫情影响,常规业务受到一定影响。
可喜的是公司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已于今年四月获批上市,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时,也有望为公司发展贡献新的增量,从前三季度看,该抗原检测试剂盒已有一定销售收入。
丽珠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隔离观察人员、有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可不依赖检测设备,在15-20分钟内获得检测结果,具有检测快速、结果、操作简便、设计友好等优势。
问3:简单介绍微球?竞争环境如何?
答:微球制剂是采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骨架材料包裹药物形成供注射途径给药的制剂,可在几周或几个月时间内以一定速率释放药物以维持有血药浓度,减少给药次数,并且能降低血药浓度的波动,达到长、缓释的目的。
由于微球的生产不能直线放大,生产工艺复杂,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微球制剂大的壁垒是产业化。目前已上市的微球很少,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微球的进入壁垒很高。此外,微球研发周期很长,需要时间。前期开发、产业化都需要不断摸索调整。目前国内竞争环境相对温和。
问4:医保谈判影响下,请问如何看待艾普拉唑后续增长动力?
答:目前公司的艾普拉唑系列产品包括艾普拉唑肠溶片及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总体而言,这两个产品的级别医院覆盖率均较低,公司将持续加大医院覆盖及产品销量。注射用艾普拉唑钠也已历经了两轮医保谈判降价。从前三季度来看,虽受疫情影响,但是新增医院覆盖及原有医院上量都有一定提升,相信随着推广的持续进行,注射用艾普拉唑钠有望逐渐实现“以量补价”,继续巩固其在消化道溃疡疾病用药市场的地位。
另外,公司仍将持续加强该产品的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真实世界研究等学术证据积累,同时在新适应症及新剂型等方面深度开发,产品后续的生命力及持续增长: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已获批的适应症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拟增加适应症“预防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该新适应症将较大程度扩展本品的应用范围,解决临床急需,目前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已提交申请资料;此外,公司艾普拉唑微丸肠溶片也于近期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二、昂利康电话纪要1115(一)简单介绍公司情况
1、昂利康主要三大块业务为:传统头孢原料药、酮酸和制剂业务。
头孢原料药业务:随着上游供应链的优化以及与川宁生物的长期合作,公司未来将从传统的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克洛三个品种逐步拓展其他口服头孢原料药品种;工艺方面,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已实现运用酶法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剩下的头孢原料药品种正在进行工艺的优化和变更,未来计划都将实现酶法技术规模化生产。
酮酸业务板块:酮酸原料药现有产能为300吨,目前已接近设计产能,未来公司将推进酮酸的工艺优化和扩产;其次,公司酮酸片已申报注册,待CDE审核通过后,将形成酮酸原料药到酮酸制剂一体化的布局。
制剂业务板块:近几年,左氨氯地平片(左益)为公司制剂品种的主要利润来源,由于地方集采的原因,左益的收入有所下降,公司的策略是加快OTC市场转化率;另外,就目前公司的研发产品序列及未来计划而言,预计每年都有新的产品落地,这将逐步丰富公司的制剂品种,以消除左益单品种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2、科瑞生物的主要业务:目前主要分为植物源胆固醇业务、甾体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25-羟基维生素D3与普通维生素D3业务,包括衍生物骨化醇系列产品以及植物源胆酸业务。
植物源胆固醇业务:目前,植物源胆固醇为科瑞生物主要的收入以及利润来源产品,由植物甾醇而来,较动物来源的胆固醇具有更高的性,目前主要应用于高端化妆品以及mRNA疫苗,主要销售客户为德国公司。
维生素D3:VD3和25-羟基VD3已实现小批量销售,目前处于客户导入阶段。
衍生的骨化醇系列产品:未来,公司将考虑维生素D3、衍生物骨化醇系列制剂一体化的布局。
植物源胆酸:有望在1-2年内解决产业化问题,胆酸业务未来将成为科瑞生物主要业务之一。
(二)问答与交流
1、科瑞生物植物源胆固醇的订单情况如何?这个德国客户与主要的mRNA等等这些疫苗的企业有合作吗,是以经销商模式开展合作吗?
答:科瑞生物与德国客户签订了5年期供应合同,双方规定了一定量的标准,目前合同履行正常,是否有增量取决于客户市场的需求。科瑞生物供应给德国客户的植物源胆固醇主要应用于高端化妆品及mRNA,不是以经销商模式开展的合作。
2、维生素D3及25羟基维生素D3的竞争策略是怎么样的,未来切入的机遇是在哪里?维生素D3的市场情况?
答:第一,工艺上而言,VD3和25羟基VD3均来源于现有植物源技术平台,已经具备量产的条件;第二,海外市场对纯植物来源的胆固醇具有一定的需求量。综上,科瑞在维生素D3包括25羟基VD3未来的市场定位主要在对植物源有特殊需求的客户群体,在海外还是具备一定的市场空间。
3、我了解到骨化醇单价是较高的,传统维生素D3成本还是要高一点,但是如果做到骨化醇,是不是意味着成本的影响会没那么大?目前骨化醇是什么样的格局,骨化醇的量应该也不大,目前制剂这一端是否都在海外,是不是以进口品牌为主?
答:目前骨化醇系列产品的原料售价较高,所以维生素D3向下衍生至骨化醇原料产品的成本对于售价而言影响较小。
目前,市场骨化醇制剂的以进口为主,主要运用于骨质疏松、银屑病等等疾病。从需求端来看,骨化醇的需求应该是比较大的,我们对于未来市场是比较看好的,包括我们昂利康本身艾地骨化醇也已跟合作伙伴在联合申报中,预计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获得批准
4、胆酸的产品的竞争格局包括市场前景是怎么样的?这个产品的利润率还是比较好的,那么是否有这块产品的收入、利润的指引?
答:市场上,胆酸产品主要为奥贝胆酸、熊去氧胆酸等等,目前国内胆酸的生产工艺主要是以动物胆汁作为来源,全合成的胆酸主要是国外厂家在供应,因此,我们看好植物源胆酸未来的市场。
5、科瑞产品进行GMP认证的原由
答:推进科瑞生物产品GMP认证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甾体药物的中间体可以向下游原料药业务拓展,可以增加附加值;②胆固醇作为注射剂的辅料,目前国内合法的批文只有日本精化的动物源胆固醇,在CDE待审的有两个植物来源胆固醇,分别为科瑞的胆固醇和默克的进口胆固醇,均为I登记号。待CDE关联审评通过且生产符合 GMP 认证后,科瑞的胆固醇产品可以作为国内核酸药物、mRNA疫苗的合格辅料来源,从现有市场看,作为药用辅料的胆固醇的价格可观,这能大大提升科瑞的产品附加值;③胆酸、维生素D3、25羟基维生素D3等产品未来均有可能转向药品领域,必须建有符合GMP条件的生产车间。
因此,基于公司对未来发展战略的考虑,公司将加快推进科瑞的GMP改造。
6、目前25羟基维生素D3替代普通维生素D3在饲料里面应用的进展是怎么样的,未来是能够实现全部替代呢还是部分替代
答:25羟基维生素D3较普通维生素D3售价更高,但活性亦高于普通维生素D3。未来全部替代亦或部分替代,则取决于市场的选择。
7、酮酸片、艾地骨化醇、七氟烷三个品种的应用领域不太一样,未来的推广思路是怎么样的,是走集采呢还是做专业化推广?
答:这个要看品种分别对待,目前整个产品开发战略都是基于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来考量的,同步解决两端的研发和生产。对我们而言,进入集采是新上市品种快的抢占市场的方式。从目前三个品种来看,都会认真考虑集采的问题。当然,酮酸片从目前在审品种进度和结合集采规则来看,短时间内有可能暂时不会被列入国采的范围,所以短期来看酮酸片是推广品种,另外,公司在研的产品序列中肾病也是一个主要的临床方向。
8、酮酸片的市场竞争格局,利润空间,是否会进入集采?
答:目前,国内酮酸片市场主要的厂家是费卡,另外,北京福元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公司子公司昂利泰是国内主要的酮酸原料药供应厂家,也是费卡的主要原料供应商之一。
酮酸片主要应用于早期肾病,结合国内肾病的发病趋势,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从CDE在审品种进度来看,短期内,酮酸片可能暂时不会被列入集采的范围。
9、后续管线中存量的品种有没有值的关注的,原有品种集采是否已经做完了,存量品种明后年增速能有多少?除了酮酸片、艾迪骨化醇、七氟烷,其他增量的品种布局如何?
答:目前公司存量制剂的主要品种是口服头孢类制剂和左益。头孢类制剂:未来将考虑依托口服头孢原料药的优势,争取尽可能多的头孢类制剂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参与集采;左益:公司一方面逐步加快OTC市场的产品渗透率,另一方面将积极参与国采,努力争取更多的份额。
未来增量品种主要考虑有特色的制剂,近2-3年的研发计划都已在定期报告中披露了
10、头孢原料成本变化、未来的价格变动情况?传统头孢及新头孢品种工艺进展如何?
答:公司与川宁生物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具备了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保障。市场上,由于环保问题、工艺技术的竞争以及生产厂家的不断整合,正逐步趋向集中。
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已实现运用酶法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剩下的头孢原料药品种正在进行工艺的变更,未来所有头孢原料药品种都力争实现酶法的规模化生产。
11、公司研发投入及资本开支情况
答:公司研发投入正在不断增加,未来几年研发在公司战略上都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公司整体也会逐步转向研发导向。
目前公司自身研发投入主要是原料药工艺的持续改进和原料药加制剂一体化的报批,未来几年的资本开支主要在体现在原料药技术和工艺的改进、新的品种产能的建设。
在科瑞的投入主要是GMP改造,包括生产线产能的增加。
12、销售人员的分布,未来变化形式
答:在集中采购的影响下,销售模式有可能会发生较大变化,销售人员的分布会随之变动。
13、公司未来的业绩指引
答:就昂利康自身而言,随着在研产品的逐步落地,以及原料药工艺的持续改进,公司管理层对未来还是具有信心的;对于科瑞生物而言,随着产品品种的拓展以及GMP改造完成后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相信科瑞也会具有更好的前景。
三、仙琚制药电话会议11091、公司2022年三季报经营情况介绍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3亿元,同比增长4.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9亿元,同比增长15.2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18%。
2022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5亿元,同比系活动增长4.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6.9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95%。
单季度在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展望四季度和全年,公司有信心保持稳健增长。
2、药品集采的影响
药品集采常态化推进。公司产品进入集采情况:2021年第五批集采中,公司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因尚未过一致性评价,未参与第五轮集采,影响该产品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减少约8700万元。后续,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受集采影响将逐步减弱,该产品已于2022年9月过评获批,预计将参加今后的该产品集采招标。
2022年7月参加了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公司产品罗库溴铵注射液、甲泼尼龙片中选本次集中采购。第七批集采落地已在今年11月份实施,罗库溴铵注射液的销售已进入集采前状态,预计四季度受到集采影响。
公司着力推进未来产品的销售布局,2022年6月一致性评价产品泼尼松龙片过评,2022年7月舒更葡糖钠原料药及制剂产品获批,2022年8月黄体酮缓释凝胶申报,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获批。
新产品庚酸炔诺酮注射液今年二、三季度已快速市场导入。舒更葡糖注射液9月份开始销售,目前处于导入期。为明年新增量奠定基础。
公司基本克服苯磺顺阿曲库铵注射液因集采带来的影响,充分准备罗库溴铵注射液集采。对未来保持稳健增长有足够的信心。
3、部分新产品展望
1)舒更葡糖钠注射液:舒更葡糖钠注射液为罗库溴铵注射液的拮抗剂,之前该产品国内临床用药基本为原研默沙东的产品。根据临床的用药需求测算,未来市场需求量有一个较大空间。2022年7月舒更葡糖钠原料药及制剂产品获批,目前公司积极开展该产品的销售推广工作:9月份已经有4个省份备案,10月份有6个省份新进入,2022年主要工作是做好市场准入,公司有信心和能力去做好这个产品。
2)庚酸炔诺酮注射液:该产品做为保护女性生育能力的产品,公司该产品有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优势,原先基本属于空白市场,今年3月份开始,公司做为战略性品种开始布局规划,到目前为止取得了较好的成。预计后续能带来较为可观的销售增量。
3)黄体酮缓释凝胶:早由ColumbiaLaboratories,Inc开发,商品名为雪诺同,适应症:用于辅助生殖中补充孕酮。目前在售的仅有原研默克公司的产品。公司已于7月底完成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境内生产药品注册受理工作,该产品为国内申报,争取早日获批,是公司申报重点产品之一。孕激素市场中,地屈孕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在辅助生殖系统领域拥有较大空间。
女性健康及生殖领域是公司长期专注发展的领域之一,现已形成的产品序列包括黄体酮胶囊、黄体酮注射液、庚酸炔诺酮注射液等。该领域在研产品还包括地屈孕酮片、戊酸雌二醇片等。
4)呼吸科产品管线布局:目前主要开展两个重点呼吸科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工作。除此,二联复方制剂、双动力鼻喷剂项目均在积极推进。公司重点选取一些有市场优势和研发难度的产品开展研发立项,合理布局产品梯队。
公司将通过市场的调查和定位,在各个调节领域里组建产品群,去寻找、获得所需要的潜力产品,为公司今后的持续稳健发展做好产品储备。
4、销售管理体系的变化
公司在销售体系上适时变化,引进一批专业销售人才,强化市场部和数据体系建设,提升销售能,输入新管理理念,构建新组织架构,加强专业市场新产品的学术推广能力建设。
5、NEWCHEM公司情况
在欧洲能源危机的大环境下,NEWCHEM公司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市场开拓方面呈现出较好态势。产业链协同应逐步体现,销售端发力。公司过去几年与NEWCHEM公司在部分产品的前端生产转移上做了较充分准备,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公司与NEWCHEM在销售、生产、技术等方面协同。欧洲能源问题大环境下,与国内工厂有比较好的协同,优化高端产能布局和关键工艺,解决产能瓶颈问题。终端客户更关注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6、近两年是否会再有增发的计划
公司现金充足,资产负债率较低。目前暂无增发计划。
公司长期聚焦甾体激素领域,持续追求做全、做精激素产业链、不断丰富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线,专注于综合能力提升,不断提升产品的价值,成为一家专业领域独具特色,小而美的公司。
四、毕得医药电话会议11111.请介绍一下公司的发展战略。
回答:公司的整体战略总结起来就是:在大的方向上,采取“横向发展”的战略,同时,在公司具有充分的竞争优势,同时市场需求又很广阔的优势产品线上采取“纵深突破”的发展战略。
一方面,从客户的需求出发,采取“横向发展”的战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多快好省”。第一,关于“多”:公司主要服务于新药研发的前端,尤其是药物筛选阶段,该阶段客户需要用到大量的分子砌块以供筛选。截止到2022年9月30日,公司分子砌块的现货品种数量已经超过了8万种,在国内同行业公司中;第二,关于“快”:药物筛选从本质上讲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试错就需要快,客户如果每一步试验需要用到的分子砌块都没有现货、都需要临时定制的话,客户实验的率会大大降低,会严重降低客户的整个研发进度,公司的分子砌块不仅现货品种数量位居国内第一,同时公司在海内外各个医药研发高地建有8大区域中心,将分子砌块产品放在客户的家门口,提高了分子砌块产品的配送率,进而提升了客户的研发进程;第三,关于“好”,公司对每一个分子砌块产品,都有严格的检测流程,以公司的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另外检测完成后会形成的检测报告,以方便客户在研发的过程中,对照检查各种理化参数,提高客户的研发率。第四,关于“省”,公司的分子砌块产品,和国际巨头相比,类似品质的分子砌块产品,价格大概是国际巨头的20%—50%,在客户端,尤其是企业客户,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在满足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公司会在某些产品线上采取“纵深突破”的发展战略。第一,公司在该产品线上具备比较强的竞争优势;第二,该产品线的市场需求较大,在未来能给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目前,公司正在重点开发含硼分子砌块、含氟分子砌块,以上两条产品线,预计未来能给公司的业绩增长起到较强的助力作用。
公司成立于2007年,15年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紧紧围绕客户的核心痛点,不断夯实自身在分子砌块领域“多块好省”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聚焦主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助力医药研发,成为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
2.请介绍一下公司的客户结构。
回答:在国内,公司的终端客户主要分为三类:CRO公司、创新药企、高校科研院所。在国外,除了以上三类客户,还有Sigma-Aldrich、Thermo Fisher Scientific、VWR International等医药综合服务商,医药综合服务商的客户穿透到终端,也是以上三类客户。
3.公司目前的自研产品比例是多少?未来的规划如何?
回答:公司自研产品目前的比例大概是20%左右,未来会逐步提升。公司正在加大研发人员的招聘力度,在公司的优势产品线上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提升产品的自研比例。
4.未来海外终端客户的比例会不会逐步提升?
回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品牌的影响力会逐步提升,终端客户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5.公司产品种类的扩充有没有天花板?
回答:天花板目前还远没有看到,Sigma-Aldrich目前有近20万种分子砌块现货,但是依然在扩充现货品种。公司目前8万多种现货,离天花板还很远。
6.请介绍一下分子砌块产品的定制周期。
回答:每个分子砌块产品的工艺路径、合成难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定制周期不一样,快一点的需要一个星期到十天左右,慢一点的话可能要一两个月,甚至3到6个月。
7.公司“多快好省”核心竞争力,针对客户服务是如何体现的?
回答:一方面是公司的供应能力强,可以高率地满足客户对时性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售后服务好,客户在实验过程中可能碰到问题,公司负责售后的技术支持部门,员工的学历和专业水平较高,可以有、专业地和客户沟通。
8.建设海外区域中心从前期的选址到终运营的周期大概多久?
回答:至少需要半年。但这是建立在当地已经设有子公司的前提下,印度区域中心从开始计划到投入运营大概花了一年时间。
9.公司供应商管理,品控的难度高吗?
回答:分子砌块有专门的检测标准,公司有严格的检测流程。
10.公司海外销售的渠道是什么,如何开拓海外的客户?
回答:公司的网站上有产品目录,客户可以直接在公司的网站上搜索,然后通过邮件的方式下单。另外,公司会参加各种化学、制药的展会,这是很重要的开拓客户的途径,也会通过医药综合服务商的平台进行推广。
11.请介绍一下公司募集资金用途。
回答:如招股书所披露,区域中心建设项目28000万,研发实验室7000多万,另外8000万左右补充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