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国内拉面品牌排行榜
算是吧,严格来说,兰池拉面是杭州本土品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今年2月份,在宁夏银川工作的山东德州90后小伙封书元连续半年请银川59岁的三元“小朋友”吃拉面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在这个暖心故事背后,拉面店这个民生经济的代表产业再一次刷了一下存在感。现在,拉面店在全国遍地开花,各个地方的拉面也是各有特色。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9.2万家拉面相关企业,2020年新注册企业1.18万家,同比下降31%。从地区分布来看,山东以1.28万家企业高居第一,河南、江苏分别以0.85万家、0.77万家排名二三位,西安、青岛、大连则是排名前三的城市。
2020年新注册企业1.18万家,同比下降31%

从近十年来我国拉面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变化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2017年之前数据逐年增长,2017年达到高的1.84万家,2018年、2019年注册量分别为1.58万家、1.71万家。2020年相关企业新注册量降至1.18万家,同比下降31%。
山东位居省份,西安青岛大连位居城市三甲

从省份分布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山东省以1.28万家企业高居第一,远高于第二名河南(0.85万家),江苏则以0.77万家企业数量位列第三。此外,广东、河北、安徽、浙江、湖北、辽宁、陕西分列4-10名。
为什么山东的拉面馆这么多?
从大众点评上搜索“济南·拉面”,有4456个结果。在这些搜索结果中,出现在各个日本料理店出现的日式拉面价格贵,40元左右一碗;济南拉面品牌“亮亮拉面”26元一碗,开在山大路的东方宫兰州牛肉拉面23元一碗。
但更多上不了大众点评的,是很多路边店,特别是城乡结合部的拉面馆,这些小店针对的人群多是打工人。这些城乡结合部现在很多都是城市新扩张的开发区,建筑工地连片,拉面馆、饺子馆、包子铺这些价廉物美管饱的餐饮品类聚集也不奇怪了。
在90后德州小伙封书元和三元的故事中,三元智力有些障碍,经常上早市帮人卸货,帮完忙后,别人就给他1块钱。封书元出于对三元的同情,就请他吃拉面。

封书元请三元吃拉面。
从这个暖心故事可以看出,拉面和安徽的“牛肉板面“一样,是接地气的大众面食。排在拉面相关企业数量前两位的山东和河南,都是人口过亿的人口大省,而江苏和广东这两个南方省份名列三四,也与当地企业众多,流动人口众多相关。
中国经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指数,叫“榨菜指数“,通过榨菜在各地的销售额变化,反映人口流动趋势。作为低价的易耗佐餐食品,1元1包打开就能吃,很受打工群体的欢迎。所以,榨菜销售受到人口流动变化的影响很大,并且能够折射当地经济活跃程度。数据显示,2017年涪陵榨菜的营收同比增长35.6%,达到2010年上市后的一个高点。同样,中国方便面销量下滑,直到2017年才稍稍企稳,而拉面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在2017年达到高,这些都与产业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
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从2015年开始,流动人口规模发展出现新变化,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此前的持续上升转为缓慢下降,来自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7亿人,比2014年下降了约600万人;2016年同比下降了171万人,2017年继续减少了82万人。人口流动从向东移动为主,现在出现了中西分散,同时省外流动减少,省内流动加大的情况。
由于市场反应具有滞后性,体现在拉面相关企业注册数量上,就是2017年达到顶点后开始回落。

从城市分布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西安市目前以2254家拉面相关企业,青岛、大连分别以1985家、1781家位列二三名。此外,入围前十的还有郑州、苏州、武汉、广州等城市。
西安能夺冠,理所当然。在热播剧《装台》中,张嘉译大口吃面的场景,已经将西安这个西北面食之都的魅力渲染得淋漓精致,全国还能有哪座城市能抢了西安的风头,就像没有哪座城市能撼动重庆在火锅店上的地位一样。

但要说到拉面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联度,就不得不提到青海“这碗面”。来自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青海省在全国各地及境外地区开办的拉面店总数增至32262家,从业人员18.99万人,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山东、天津这前五大省市。2018年,青海省外出从事拉面的经营人员的年工资性收入已达70亿元。

从注册资本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由于拉面相关企业多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因此目前全行业仅有81家企业注册资本高于100万,其余均在100万以下。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