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2021全聚德品牌榜
A股“沾酒就涨”的规律再次被印证。
本月中旬,全聚德天猫旗舰推出了两款酱香型白酒——53度全聚德传奇酱香型白酒和53度全聚德1864酱香型白酒,这两款白酒包装均为500毫升,售价分别为568元和828元,折后价为538元和768元。

(全聚德酱酒 图源:天猫)
根据天猫平台,上线近一周,1864酱香型卖出57瓶,传奇酱香型仅卖出26瓶。虽然全聚德白酒销量上表现平平,但却点燃了二级市场,在近日回升的消费板块中独领风骚。
在12月14日至22日的7个交易日内,全聚德录得6次涨停,其中多日为一字涨停,股价由12月13日收盘时的10.75元/股涨至17.83元/股,累计涨幅达65.86%,市值增加20.8亿元,而这也是全聚德近五年来的高股价。

(全聚德近五个交易日股价 图源:雪球)
股价暴涨之下,12月19日,全聚德公告回应,为拓宽产品线,公司采取委托加工方式推出两款全聚德定制酱香型白酒“全聚德·1864”和“全聚德·传奇”,目前在全聚德天猫旗舰店等线上平台及京内京外各家门店陆续开展销售,公司并未投资上述白酒生产企业。
两天后,全聚德再次发布公告称,公司以委托加工方式推出的两款酱香型白酒刚刚上市销售,业务收入占比较小,未来是否能为公司带来良好的业绩回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但这种“不确定性”显然没有抵挡住投资者的热情。只是,在A股“酱酒信仰”之下,全聚德的火热能持续多久?这究竟是一场紧跟风口的炒作,还是这个屡屡跨界的,真正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
【1】强大的IP、“算准”的时机,多重刺激造就狂热全聚德成立于1864年,距今已有157年历史,被誉为中国烤鸭“”,多次出现在国宴菜单上。财报数据显示,全聚德2021年营业额接近10亿元,在全世界拥有109家门店,此外每年卖出300多万只烤鸭,接待宾客600多万人次。
顶着这样的金字招牌,全聚德台推出白酒引人关注是意料之中。
但强大的IP力,加上资本市场对白酒暴利的狂热,尚不能解释全聚德股价的飙升。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广东省食品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向九派财经表示,全聚德除了选中了一个热门的赛道,还选中了一个良好的时机——其一,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其二,随着疫情好转,全国各地放开堂食,线下实体经济正在复苏;其三,对餐饮行业而言,第四季度和包含春节第一季度是传统消费旺季。
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华或将在2023年迎来进一步政策倾斜。受此消息影响,近日同庆楼、西安饮食、桂发祥和五芳斋等的股价都有一定涨幅。
近年来,从中央到各地方,均给予企业政策性帮扶,帮涉及人才、金融、宣传等多方面。今年,对政策“大礼包”更为密集,1月,《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促进创新发展意见》提到,要壮大人才队伍,推动创新产品服务、支持跨界融合发展、促进聚集发展,并引导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金融服务、推动走出国门;6月,商务部答复人大代表建议又提到,将建立 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长机制,支持跨界融合发展,引导企业升级营销模式,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营造消费新场景;今年8月,发改委等部门在《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支持实施品牌战略……
值得关注的是,在全聚德飞涨的股价中,还有游资和机构的身影,据Wind数据,近7个交易日,全聚德因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等两度上榜龙虎榜,属于异常波动。

(全聚德12月22日买入卖出前五营业部 图源:wind)
总的来说,多重利好、积极消息刺激和资本炒作,让全聚德的股价走出了7天6板的成绩。
【2】代工酒企名气小,被忧“砸招牌”全聚德并不是第一次卖白酒。2021年7月,全聚德与红星二锅头曾合作推出46°、52°的“全聚德·红星珍品二锅头酒”和56°的“全聚德特制二锅头酒”三款酒,并且同样在门店及指定渠道销售。

(全聚德二锅头酒 图源:网络)
但和红星二锅头比起来,此番联手酒企便显得名不见经传。天猫平台的产品介绍显示,与全聚德合作、负责生产的酒企名为“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宋池老窖酒业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在提到酿造工艺时,全聚德介绍,该公司的酒窖和厂房从宋代传承至今,以古法12987(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酿造,由白酒专家吕相芬负责生产质量、勾兑出厂。
天眼查显示,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宋池老窖酒业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贵州宋窖酒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为小微企业,法定代表人为邹德生,股权结构显示,谭智勇持有90%股份,为实际控制人,谭皓兰持有另外10%的股份。该公司包括酒瓶和加工工艺在内的三项专利,及品牌logo均申请于2021年。
另在多个酒业网站上可以看到,宋窖酒业是贵州省于2009年招商引资的项目,酒厂占地39亩,有员工近20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酒师5人,固定资产近2亿元,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及酿酒技术的人员占30%以上,生产规模为年产大曲酱香型白酒2000吨,已开发“宋窖坛酒”“宋窖30年”“鰼国故里”“宋窖10年”“袍哥”等系列酒。

(宋窖酒业产品 图源:网络)
然而,九派财经记者查询淘宝、京东及苏宁易购等多个电商平台,均没有宋窖酒业的相关产品在售。
名气悬殊之下,投资者质疑该酒企是否为全聚德子品牌,合作意在“带货”。但全聚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明确提到,公司并未投资上述白酒生产企业。
这样的质疑在情理之中——一个是拥有157年历史的烤鸭,一个是市场认知度极低的地方酒企,前者缺乏酒类营销的成功经验,后者缺少市场检验,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反响平淡事小,但若影响品牌经年累月形成的品牌形象,便得不偿失。
【3】玩转跨界,难抵亏损,“烤鸭一哥”还有机会吗?实际上,卖酒并不是全聚德第一次“跨界”,和大多数的困境相似,创新焦虑一直伴随着全聚德。
今年,全聚德踩着风口,旗下餐饮品牌四川饭店日推出预制菜品牌“川老大”;2020年6月,全聚德网上旗舰店上线多款卤味产品,包括鸭脖、鸭翅鸭掌、鸭肫等,及两款素食卤味。2019年起,全聚德跨界推出月饼,除了特色的鸭肉味月饼,还有年轻人喜爱的蔓越莓及榴莲月饼,此外还有蛋黄酥、绿豆糕等热门零食。
根据天猫旗舰店数据,全聚德的鸭锁骨、鸭脖鸭翅根等6款鸭肉零食总月销数据为200+,卤味零食组合装本月仅卖出10件,糕点类零食及预制菜的月销未过百,远不及新兴的网红品牌。全聚德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全聚德商品销售额为7566.16万元,占总营收的22.81%,同比下降31.81%。

(全聚德各类产品月销量 图源:天猫)
除了发力零售,2017年,全聚德还曾计划收购主打粤菜的休闲餐饮品牌“汤城小厨”,但后以失败告终;2016年,全聚德试水外卖业务,出资1500万,与重庆狂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那只达客信息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合伙)共同出资设立“鸭哥科技”公司,然而这家公司在一年后停业,财报显示,该公司录得亏损达到1344.4万元。
屡试屡败,又屡败屡试背后,全聚德在2012年之后便走上漫长的业绩下坡路,2020年之后,随着疫情这只黑天鹅席卷餐饮业,全聚德的业绩下滑趋势更甚。
2020年,全聚德交出了上市以来差的年报,营收和净利双降,净亏损高达2.62亿元,同比下降超600%,这也是全聚德在上市以来的亏损,2021年,全聚德持续亏损1.5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全聚德录得1.75亿元的净亏损,仅租赁业务见长。

(全聚德餐饮及商品销售同比下滑 图源:企业2022年上半年财报)
在低迷的业绩表现下,全聚德的股价自2015年6月起便跌跌不休,在酱酒刺激之前,股价已经跌去七成。
在朱丹蓬看来,全聚德眼下江河日下,布局白酒难以提振业绩,短暂刺激过后,白酒应恐怕难以维持。
九派财经记者 陈静仪
【来源:九派财经】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