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茶室茶具品牌排名榜
1、中茶 (中国土产畜产茶叶进出口公司 )2、福海 (勐海县福海茶厂)
3、大益 (勐海茶厂 普赵需印洱茶十大知名品牌)
4、易昌号 (云南昌泰茶业集团公司)
5、嘉茗 (云县嘉木茶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6、龙生 (云南龙生绿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
7、郎河 (勐海县郎河茶厂)
8、老同志 (安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
9、龙圆号 县(西双版纳古茶山茶业有限公司 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
10、八角亭 (云南黎明农工商联合公司茶厂)
舒适的空间
优质的好物
就是可以一直持续不断给你带来惊喜
让你感知幸福的东西
到四处不错的茶室空间去
寻找生活的禅意
01 绍兴 · 朴见茶空间

朴见,取自《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意现其本真,守其纯朴,不为外物所牵,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朴见的核心文化。



朴见茶空间,位于浙江绍兴古八百里鉴湖遗址,坐拥水乡的烟雨氤氲和古都的古风遗韵,亦有大隐隐于市的隐逸洒脱。
显于闹市,却如林中精舍,见藏于半山。茶空间座落于绍兴水街壹号文创园,衔接了传统文化与潮流文艺,引领城市新时尚。


朴见整体是新中式的风格,由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设计,1500余方的整体建筑,每一处都充满着设计感。


朴见致力于中式生活美学的传播与分享,融现代设计理念于传统文化及手工艺,探索适合当代国人的文化生活方式。
设计上汲取宋式、新中式、北欧及日式风格特点,加以创新而形成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布置采用木、石、竹等元素,坚持 “少私寡欲 ” 的美学原则。

院子中间是一条由鹅卵石与青石铺成的石径,石径一侧便是水台,正中央放着一张茶桌,几个蒲团恰到好处地将它围了起来。
朴见拥有八间不同风格的包厢,知行茶室,见真茶室,若拙茶室,同尘茶室,见贤茶室,若谷茶室,禅寂茶室,无隅茶室。

透过玻璃窗,亦可借池外的葱葱绿景,一个清幽淡雅的环境,沏上一杯好茶,以清净闲适的心情,来品悟人生。

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可以洗去浮尘,过滤心情,在这一壶茶之间慢慢变得心平气和。
每遇到一泡好茶,就如同遇到一个对的人,你是否愿意与你心中的那个人,品一盏纯粹,赏一盏美好。

玲珑精致的茶点,还未进入嘴中,唇齿间已然流香四溢,这里的每一份茶点都经过多重工艺制作而成。
朴见以中国美术学院为核心的设计团队与各地手工匠人及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自有品牌茶器、香具、家居、家具、服饰等文创产品,并将产品融入整体空间的设计和使用。

朴见学堂致力于中式生活美学的研究与分享,构建一个自由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适时开展茶道、香道、插花、书法、禅修等雅学课堂,将自然质朴的生活理念和包容并蓄的文化艺术之美融入生活情趣之中。

朴见以茶为源,重拾中式生活的雅致,以器物、空间、陈设的一体化设计打造新中式文化空间,重新定义当代城市新中产的商务及休闲方式。

无论是约三五好友啜茶品香、闻花赏画,还是参与茶会雅集、课程培训或是看一场茶道、香道表演,在朴见,不仅仅是修身养性,也是一次天人合一,回归本我的心灵之旅。

02 试喝小报
四川人喜欢喝茶,成都人更是对茶情有独钟。
成都玉林路的众多咖啡馆小酒馆中间,夹着一家茶铺。白雨棚老家具落地窗,雨棚上浅浅写着店名“试喝小报”,若不是茶香悠扬,很容易把它当成一间玉林常见的精品咖啡馆。

©试喝小报
这个店面也曾经是彩虹街上开得早的咖啡馆,一开始叫厘途,后来改成了薄荷咖啡,现在又成了试喝小报,也成了彩虹街上开得早的新式茶馆。
室内仅有35平,可以同时容纳十多位茶客,三位老板既是负责人也是店员。装修风格不能说有多独特,几乎全透明的临街面带来更多采光,室内以白色主色调轻简大气为主,配上因为省钱淘来的二手旧家具,再摆上并不贵重的茶具、水壶和绿植,组成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风格。


©试喝小报
装修精简,茶具便宜,但重点的茶本身讲究。武夷山岩茶、白茶、红茶都是主打款,目前共有十款可供选择。墙上挂着排“茶笺”,写着茶的名字、品类和价格,附带简单介绍和风味描述。旁边牛皮纸袋装好的茶叶,价格名称用毛笔字写清楚,再戳“试喝小报”红章,简简单单也算有了辨识度。
岩茶有野性的老树肉桂、苔藓气的高纵水仙,红茶带荔枝香气的清荔、“带野味”的麻野,白茶还有幽幽带凉意的清凉境……到店可以交流过去的饮茶偏好让主理人帮忙推荐,也可自己选择细细品味。

©试喝小报
试喝小报的“试喝”二字取自“适喝”的谐音,一款茶不论价值多少品相几何,喝起来喜欢就好,主理人们也希望茶客能通过试喝来找到真正喜欢的茶;“小报”则可以理解为依托茶在这里发生的羁绊与故事,茶客在试喝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讲解了解到每款茶的来源、文化,以及背后的故事。
虽然试喝小报没有院子,但一整个彩虹街都被他们熏上茶的香味,阳光好的时候,店里的桌子板凳和放盆栽的摇晃架子全都被搬出去还不够坐,哪怕用店门口水泥台当桌子也要坐下来喝几杯。

©试喝小报
玉林路上的人相互都很熟悉,有的客人来过之后又带来新的客人,这桌客人听到隔壁桌的话题感兴趣也会忍不住参与进去,这不像是大城市的氛围。泡一壶热茶,人和人的距离也被拉的更近。
03 肆茶川
相较于岩茶、白茶等品类,花茶这一品类在茶馆中也相对冷门。传统茶馆长长的茶单中,花茶一般只能依靠茉莉花茶和菊花茶来占据角落的一席之地。而肆茶川则将茉莉花茶这个不太“主流”的品类做成了招牌。

©壹阁设计
天府长岛是高精尖、快节奏的城南中生长出的一个宜居生活空间,汇聚众多慢节奏商铺。水洗石墙、大落地窗和少量绿植打造的临街面,低饱和度有点奶茶店的年轻化气息,但又多了一些品质感。
内部也主要由水洗石打造,粗糙质感在灯光和墨绿元素的强调下具有层次。不同空间区域细分,打造不同的体验。


©壹阁设计
茶饮区一边用微水泥打造温润细腻的洞穴风格,另一边则是白绿色阳光房,流线型台座和小几供茶客随时坐下来,享受一杯茶的轻松。茶饮出品区可以观看茶艺师的制茶过程,茶壶茶具晶莹剔透,赏心悦目。
肆茶川专卖的茉莉花茶,也是川茶的代表品类之一,很多老四川人说的“走,啖(弹)三花”,其实就是去茶馆喝茉莉花茶的意思。《成都街巷志》中就曾对老成都当年喝三花茶的场景进行描述。

©壹阁设计
实际上三花只是茉莉花茶的一种,是“三级茉莉花茶”的简写。曾经的茉莉花茶被分为一到四级,再次级还有花沫、花碎等等,其中一二级花茶太昂贵,还要专门“券”才能购买,而四级以下花茶品质太次,唯有三级花茶凭借性价比风靡一时,“三花”也就成为了茉莉花茶的代表。
而在如今的肆茶川,这些分级仅做茶品区分,店内茉莉花茶分一花、二花、三花、蟹目香珠等等。从一花到三花,其花香味依次递减,但并不代表品质递减,一花的浓郁花香或许也并不适宜每一位茶客,按需选择即可。还有蟹目香珠、明前朝露两款经典花茶,一个鲜浓一个淡雅,也可一试。

©壹阁设计
除茉莉花茶外,肆茶川还配有糕点饼干作为茶点,都是糖分较少以清淡口味搭配茶饮为主,避免抢去主角茉莉花茶的风头,低糖度也适宜更多人群的口味。
作为成都目前一家的茉莉花茶专门店,肆茶川是由一家有七十多年历史的制茶企业“三花”茶厂打造的,一个适应年轻人品味需求的茶艺空间。除放松休闲外,肆茶川也可兼具商务洽谈功能,茶香与花香萦绕鼻尖,感受不一样的茶馆文化。
04 岩霸茶空间

©HereSpace 贺川
穿过熙攘的街道,沿一条小径寻去,岩霸茶铺正笼在雾霭之中,圆窗透着人们对“圆融、圆满”精神的希翼。
铺前花台小草,石块矗立,一隅天地给予访客物外之趣,诚如沈复言及“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洁一室,开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陈列玩器,引乱心目。设广榻、长几各一,笔砚楚楚,旁设小几一,挂字画一幅,频换。


窗外茶客仨俩,内有孤灯相对,居城市中,以画幅为山水,以盆景当苑囿,烹茶听雨,虽简亦奢。




北面茶室是的选择,尤其在冬日。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品啜香茗,伴着氤氲的茶气扃牖而居,望着窗外的树叶慢慢凋零,虽然歇坐室内,宛在深山邃谷,偶有风声簌簌,令人产生遗世独立之感。

来源:茶道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