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懒猫品牌榜 > 资讯 > >保时捷卡钳品牌排行榜(保时捷卡钳什么品牌)

保时捷卡钳品牌排行榜(保时捷卡钳什么品牌)

佚名 2023-01-12 12:29:38 浏览量:181

前沿拓展:保时捷卡钳品牌排行榜


[汽车之家改装学堂] 看到题目,可能有朋友会想了:制动系统升级多简单的事儿,下赛道的话,换个四活塞或者六活塞卡钳再加大制动盘不就完事了,何必专门开篇文章讨论。可是如果你的升级预算有限呢?这次我们专门针对低成本制动系统升级方案进行探讨,同时也验证一下是否能用低成本方案满足偶尔赛道体验的强度。作为标准,整个制动系统的升级费用不高于4500元,用这些钱能做些什么呢?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这次不再使用“读图模式”讲解,这样才能用大段的文字做出更透彻的叙述。我和我的同事孟欢经过若干天的策划和测试,一同为您献上这篇文章。

● 原厂制动系统用于赛道的可行性探讨

原厂的制动系统是否能用于赛道用途?大部分车型的制动系统出于制造成本、使用寿命等因素考虑,只是针对日常街道行驶设计,并不适合于赛道使用。因为我们平时在制动减速动作都比较缓和,制动强度也只有10%-30%左右,而赛道上全力制动的情况会频繁,除了控制姿态以外几乎全是将制动系统的能力用尽,制动系统使用的频繁程度也高出许多,此时积累在制动系统上的热量将是日常情况的几十倍。

当热量积累过多,制动片超出工作温度,其摩擦系数会随之降低,这个现象称为“热衰减”。我们今天就不上物理课讲热衰减的发生原因了,只要你记住,制动系统有它佳的工作温度,当超出温度后制动力就会衰减。实际上制动系统本身已经设计了散热机构防止温度过高,比如制动盘中心的通风结构(平常说到的“通风盘”),有些卡钳甚至有制动片散热鳍来帮助散热,比如下图的保时捷卡钳就是这样。这样的设计并不常见,但是说明了一点问题:制动系统讨厌过热。

这样的制动系统应付日常用途和较为激烈的驾驶都没什么问题,但赛道驾驶就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了。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我们就不罗列数据了,直接用图片来说明问题吧。下图是从赛场上拍到的兰博基尼赛车制动时的情景,可以看出制动盘已经通红,这在日常驾驶中是不可能看到的场面。而且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越大,越能将车子推至更高时速,减速时也就会有更多能量释放在制动系统上,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就更加的高。

请看上面一张图,经过改装的大马力街道车辆在赛道中制动时,升级的竞技制动系统很好地履行了职责,将车辆的前进动能转化成热量释放出来,制动盘同样放出了红色的光。此时制动盘温度得有多少度了?根据一般钢材受热后的规律,600°C稍微显示出红色,700°C橘红色,800°C变成红色,900°C是红色泛黄。上图中白色车辆的前制动盘温度显然已经有800°C了,火炉中的火焰温度也不过如此。

这里啰嗦一下制动盘为什么会发红。我们知道物体发热的时候会放出红外线辐射,和周围温差越大就会有红外线逸出。当制动盘温度大大高于周围时,释放出的红外线过于强烈,一部分红外线就会转变成可见光,也就成了我们见到的红色光芒。上图是红外线成像仪拍摄的正常状态下的制动盘,在红外成像仪下见到逸出的红外线。

普通街车的制动系统真心不能应付赛道用途吗?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是一般5-8分钟后堆积的热量就已经相当可观,产生的热衰减需要提前制动才能进入下一弯道,不但影响成绩同时也很危险。更危险的是当你意识不到制动系统的衰减,还按照既定的刹车点进行制动的时候,因热衰减延长了的制动距离会直接把你送进赛道缓冲区。比如上图那三个可怜的家伙就是这样。

那么赛车怎么解决制动系统的问题呢?首先是加强散热。比如上图中WTCC赛车的制动系统中,可以看到强制导风管。这条导风管将从车头导入的冷空气强制吹到制动盘的中心风道入口,以供给制动盘充足的冷却空气流量。不同赛车的导风管形状不同,但是大都遵循了类似的思路。

赛车的解决方案还包括使用更好的材料。这里“更好”指的是佳工作温度更高的制动摩擦材料。比如图中方程式赛车的制动系统使用了碳陶瓷制动盘,其佳工作温度在1000°C左右,完全可以满足苛刻的制动使用环境。有一些超跑、高性能轿跑都标配或选配了类似的制动系统。

好了,意淫到此为止,别忘了我们本次的主题是“低成本制动系统升级方案”,上面那些昂贵到任性的东西虽然无法用于本次案例,但也指出了制动系统升级的思路和方向:改良散热和使用更好的材料。预算有限,但总的原理还是一样的。针对赛道更严酷的工作环境,我们要换装工作温度更高的制动片,同时考虑换装散热率更高的制动盘。

这里顺便提一句多活塞制动系统。这次升级方案不选择它们,预算有限只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卡钳结构的改良只是为性能提升的基础,究竟表现如何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叠加影响。如果设计欠佳,某些看似威武的多活塞制动系统也可能只是虚有其表……这个我们放在下期再说。

作为本次的测试平台,我们使用了一台改装了的斯巴鲁BRZ——就是之前在《斯巴鲁BRZ改装日志》中测试的那辆车(之前的故事请点这里:赛道测试+分析 斯巴鲁BRZ改装日志第9篇)。车辆改装了绞牙减振器、CUSCO防倾杆、245mm宽度的AD08 R高性能街胎。动力方面只是换装了高流量排气中尾段,制动系统则是完全原厂状态。我们将使用这辆车轮流换装原厂和升级的制动系统在赛道上分别行驶一段时间,期间车辆将模拟“赛道日”状态全力行驶,以制动系统尽可能处于高负荷状态,以检查其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差异。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本次的制动升级方案吧。

● 制动升级方案介绍:制动片部分

本次升级方案是在原厂卡钳基础上替换制动片和制动盘。制动片选用了HAWK的HP PLUS和HPS两种型号,制动盘则是dba品牌街道系列中的T2制动盘。当然升级方案的可选品牌很多,我们只是选择了其中的两个进行举例说明,其它品牌也有类似级别和售价的产品,它们的性能表现也很相近,朋友们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首先介绍升级的第一种方案,产品定位“高性能街道升级产品”的HAWK HPS。厂家宣称其特点是“更强的制动力”、“高低温条件下都能提供更大的摩擦系数”、“制动渐进性更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款相对于原厂产品在制动力上小幅度升级、但又不影响使用寿命的产品。

这款制动片看上去并不“凶猛”,表面光滑,看上去硬度适中。中间的开槽是为了增强摩擦韧性、缓解制动片压力,并且可以像制动盘的开槽一样清除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摩擦面的贴合。

制动盘的两边还各有一个倒角。这种设计在许多其它品牌上也能见到,其作用是为了减少制动片边缘和制动盘之间的震动,降低制动噪音,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当然这个是以减少制动片的有接触面积换来的。从这点可以看出,HPS制动片还是一款更偏重于舒适性和耐用性的产品,性能方面可能只是小幅度的升级而已。考虑其885元/套的零售价只是比斯巴鲁BRZ原厂片的849元高出不足5%,如果测试表现不错的话,也许可以作为原厂代用品用于日常驾驶。

有个有趣的问题,制动片的摩擦材料看上去就像是“粘在”金属基座上一样,如何制动的横向摩擦力不会把摩擦材料从基座上拉下来呢?原来基座上有一层“机械保持系统”,也就是密集的细小弯钩状凸起。这些凸起在制动片成型时直接融入到其中浑然一体,就像的小爪子把摩擦材料和基座牢牢抓在了一起。机械保持系统和摩擦材料的中间还有一层衬垫,加强两者的链接强度,并且还起到隔热的作用,阻止摩擦材料的热量传导到制动卡钳上,以免制动液过热。

制动片的背面还有一个隔热垫,进一步阻止热量传递到卡钳,并且还同时起到隔音作用,防止摩擦面的噪音传递到卡钳,让驾驶感受更舒适。隔热垫使用热粘接工艺固定在金属基座上,这个原理有点像汽车钢板内侧贴的隔音止震垫一样。

另一款备选产品则是HAWK HP PLUS。产品定位是一款“可以同时兼顾赛道和日常驾驶的制动片”。其佳工作范围比HPS略宽,但在赛道系列中属于中低温型号,这样才能照顾日常用途。摩擦系数据称也没有比原厂太多,使用寿命、噪音和对制动盘寿命的影响应该都在可接受范围内。

制动片的材质看上去略微粗糙一些,应该具有更高的摩擦系数,中间依旧有释放应力和除尘作用的开槽。HP PLUS没有了两边的倒角,也许有时会产生一些噪音,但是了更大的有接触面积,因此可以提供更高的制动力。

把两款制动片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很容易分出有倒角的HPS和没有倒角的HP PLUS,从上面观察还能看出HP PLUS的摩擦表面比HPS要略微粗糙,而且看上去前者带有更多的金属成分,对于制动力的提升应该帮助不小,但是金属成分多的制动片可能会缩短制动盘的寿命。

我们仔细测量了每一套制动片的初始厚度,对照后面测试环节完成后的变化做一个磨损情况的粗略估算。虽然不是主要性能指标,我们也希望制动片能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长的寿命就意味着更高的性价比。这款HP PLUS制动片对应BRZ型号的售价为1177元/套,相比原厂849元的售价高出大约38.6%。按说贵的不多,如果正好赶上制动片该更换的时候就更划算了。

● 制动升级方案介绍:制动盘部分

制动系统升级的另一个内容是制动盘升级。我们选择的是dba品牌的T2系列制动盘。T2在dba产品线中属于街道行驶取向,是原厂同尺寸的升级产品。根据厂家宣传,T2制动盘相对于原厂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更低的制动噪音和更稳定的制动力矩。

制动盘的表面有一些对称曲线形状的沟槽,据称可以降低制动噪音并提高制动灵敏度。一般这种制动盘表面的沟槽就是用来刮掉粉尘、提高制动片和制动盘的接触率。上面的曲线对称,并不区分旋转方向,左右侧可以通用。

从侧面看中间的通风道,似乎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制动片中间dba使用了一个叫做“袋鼠爪”的专利结构,使用密集的小型支柱代替传统制动盘的叶片。据说可以提供更多的散热面积和更强的制动盘结构,可以有地抵抗热衰减问题,提高可靠性……哎呦都成了做广告了,标称是标称,具体表现如何我们还得靠后面的测试来进行实践验证。

继续看制动盘的背面,盘面中心是冷却风道的进口。的确从外部看不出制动盘特殊的通风结构。一般说来这种升级制动盘拥有比原厂盘更高的机械硬度,可以经得起更硬的制动片摩擦,也就是说有更长的高负载工作寿命。这套制动盘的零售价为2900元,这样加上两款制动片的总花费分别是3785元和4077元,都没有超出4500元的预算,那么是不是物有所值就看后面的测试表现如何了。

● 测试流程介绍及准备工作

下面说说将要进行的测试过程吧。我们将在北京的一条小型赛道——怀柔的锐思赛车场进行测试。赛道很小,单圈只有1.3km长,特别适合赛车新手进行控车练习,我们也就以普通爱好者的身份来模拟一次赛道体验,来对照原厂和改装的制动系统在赛道上的体验如何。

且慢,测试是下期才介绍的环节。在测试之前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我们要首先将制动片进行“开皮”操作,也就是让片和盘进行相互磨合,以达到大的接触面积。于是我们要分别将两套制动盘安装在车上,先完成“开皮”操作。

换装制动片的操作一点也不复杂,松开卡钳上的两颗浮动螺丝,拿掉活塞,就可以直接换掉制动片。这和普通保养的步骤一样,一点也不复杂,有兴趣的朋友甚至可以自己DIY。为了比较果,我们会分别使用两套制动盘对三套制动片(原厂、HPS街道版、HP PLUS赛道版)进行性能比较,所以刚一开始先用原厂制动盘进行开片。

把赛用的HP PLUS和拆下的原厂片放在一起比较,可以发现赛用制动片的表面要更粗糙一些,而且在都没有倒角的情况下,赛用片的表面积相比较也更大。

把两个制动片叠在一起就能看出赛用皮的确比原厂制动片更长,接触面积也就更大。这样可以将制动压力分配到更大的有接触面积上,提供更高的制动力和工作稳定性。

安装好之后,从外观看上去和原厂没什么不同,这种小规模升级的优点是低调,缺点是外观看上去“哔”格不是很高。好啦,开出去准备为竞技皮开皮了。

● 制动片“开皮”磨合

为了、不给其他交通参与者造成困扰,我们选择了一片空场地专门用来给制动片开皮用。按照厂家说明,开皮的过程是先从50-55km/h缓慢制动减速至10km/h反复6-10次,然后再从65-70km/h用力制动至10km/h反复2-3次,直到黑色的散热膜附着到制动盘的表面……黑色散热膜是什么样子的?先试试看吧。

开皮过程其实挺无聊的,就是加速到规定车速,踩制动踏板减速到大约10km/h,掉转车头重新加速,再踩制动踏板减速……如此反复。根据厂家要求,制动力度轻到重慢慢过渡。整个过程中,制动脚感并没有的变化。在开皮进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停下来观察了一下。

从上图中看出,制动盘的内圈上真的出现了一圈深色的印记,这应该就是制动片留在盘上的“散热膜”,那么只要再继续让散热膜铺满制动盘就好啦。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像是制动盘高温之后的痕迹,通俗点说就是“糊了”。但是经过红外线测温枪测试,此时制动盘的温度只有95°C左右,那就肯定不是高温痕迹了。来,咱们继续。

继续的绕圈圈,不停的绕圈圈……终于跑完了预定的数量。终制动盘上铺满了一层黑色的导热膜。测试完成时,测温枪显示制动盘表面温度为203°C左右,在充分冷却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一轮测试了。关于测试部分的详情,我们就放在下一期中再介绍啦。

本次我们探讨了一个制动系统针对“赛道日”的低成本升级方案,也就是在4500元的预算内让普通车的制动系统升级到能应付一般的赛道驾驶。理论部分先聊到这里,下次我们将进行实地测试,来验证4500元能否换来稳定的制动性能,升级带来的性能提升是否物有所值,同时原厂制动也要作为参照经历同样的赛道洗礼。请相信我,这将是一次“地狱级别”的测试。我们下周再接着聊吧,敬请期待。(文/汽车之家许云鹤)

[汽车之家改装学堂] 在上一期我们为制动系统升级设计出了一个不高于4500元的方案,分别是两款HAWK品牌的制动片和一款dba品牌的制动盘。究竟这套组合相对于原厂制动系统能有多大的升级果,我们本期来进行测试环节。提前告诉你,这是一场地狱一样严酷的测试。

在上一期中,安装了赛道版HP PLUS制动片和原厂制动盘的BRZ已经完成了开皮的工作,那么马上就来进行第一轮测试吧。既然是考验制动系统对于赛道日驾驶的适应度,测试自然是在赛道中进行。

我们选择这条赛道位于北京怀柔的锐思赛车场,全长1.3km,BRZ大约需要1分钟左右就能跑完一整圈。虽然很短,其高车速还是能超过130km/h,总共会有3个地方要从120km/h以上紧急制动到60km/h左右、1个地方要从100km/h左右紧急制动到60km/h左右,就是说制动系统每分钟需要进行4次紧急制动,其间只有很短的喘息冷却时间。按照常规赛道日的时间计算,每节的时长是10分钟。制动系统能否在40次紧急制动下坚持不发生热衰减,是我们此次测试的主要目的之一。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在之前的涡轮BRZ赛道测试中,搭配的YELLOW六活塞制动系统在第5圈就出现了严重的热衰减现象,并伴随浓烟冒出,现场那叫一个惨烈。所以我们推断,一节10分钟的赛道驾驶大约能跑8圈左右,应该能让原厂制动系统出现疲软的状态了,这样不同制动片的表现将出现比较直观的差异。

● 第一轮测试:原厂制动盘、原厂制动卡钳+HAWK HP PLUS制动片

一套HP PLUS制动片包括两个前制动卡钳共4片,不含工时费的改装费用是1177元,比更换原厂制动片的费用高出38.6%。根据介绍,这套制动片能提供更高的摩擦系数和更宽的温度适应性。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个问题:许多朋友认为升级制动系统能直接缩短制动距离,这个说法是片面的。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原厂制动系统就能在紧急制动时激活车子的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问题就出在这里。ABS启动的原因是车轮有抱死趋势,有抱死趋势是因为制动力超出了轮胎的承受范围,此时如果更换制动力更大的制动片,极限减速果与之前区别并不会很大,因为当轮胎有抱死趋势的时候,提高制动力的瓶颈其实是轮胎。

那么升级制动系统的意义何在呢?除了更好的脚感、可控范围更线性以外,主要的就是能够兼容更高的工作温度,在连续大负载工作下温度急剧升高后还能继续保持制动力不衰减——或衰减得更少。

为了大限度的避免轮胎性能造成的制动力瓶颈,让制动系统面临严酷的考验,我们使用了245mm宽度的AD08 R高性能轮胎。加宽的轮胎让制动系统以更大的负载全力工作,模拟了严酷的赛道驾驶工况。245mm对于BRZ来说已经是很宽的宽度了,更宽意味着更好的抓地力,更多的抓地力意味着对制动系统更多的折磨。对于BRZ的制动系统而言,很少再能碰到比这个更严酷的工作环境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寻找的是找能兼顾赛道和日常使用的制动片,在满足赛道用途的同时,日常使用的制动果也一点不能马虎。许多专门用于赛道的高温制动片在应对温度低得多的日常用途时会因为温度过低出现制动力低下的情况,于是我们特地安排了一个冷制动测试。就像上图看到的,测试车出发时制动盘温度只有8-9°C,我们马上进行了这个状态下的100-0km/h制动测试。

结果制动距离出人意料的好——37.96米,好于原厂的38.73米。当然,245mm半热熔轮胎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第一脚制动完成后,制动片的温度上升至55°C。此时开始正式赛道测试的环节,为了评判制动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好坏,我们将分别在第2圈和第7圈中途做一个100-0km/h制动,和刚才初始低温状态下的制动数据放在一起对比,对不同状况下的制动力给出一个综合评判。

边跑边回忆刚才的第一脚制动,已经有ABS轻微介入的现象发生。就像咱们刚才谈到的一样,这是轮胎已经接近大抓地能力边缘的信号。这说明HP PLUS制动片的低温制动力一点也不差。而且随着测试的继续,制动力似乎有又有轻微的提升,入弯的每一脚刹车点都很有信心,制动距离也和预计的差不多。

跑了2圈后的第二次0-100km/h制动主观感觉和第一次差别不大,制动盘温度升高到了316.5°C,对于量产制动系统来说已经算是较高的工作温度了,这才刚刚2圈而已,赛道驾驶对于制动系统的负载真不是日常驾驶能比拟的。能不能扛得住就看后面的表现啦。咱们继续整。

这套制动片在减速时一直有可辨识的轻微摩擦音,非要形容一下的话,类似磨盘那种石头磨石头的声音,说明这款制动片还是属于偏硬的那种,这是提升摩擦系数和耐用度必须要做出的牺牲,但不知道是否会硬到加快制动盘的磨损。

第6圈的时候,车头的Gopro摄像机拍到了制动时微红色的盘面。这是一件让人感到惊喜的事情,说明制动片真的很抗造。大部分民用制动系统之所以不会出现赛车上的那种火红色制动盘,不是车速不够,而是佳工作温度太低,在制动盘温度还没达到发光之前,制动片已经产生严重热衰减,无法提供更多的制动力,温度也就不再继续上升了。

第7圈完成,停车马上测量到的制动盘温度是612.5°C,高温让制动片马上开始冒出火苗,这是制动片表面防腐蚀的黑色漆面在燃烧。在这里提醒大家,图中的停车是为了采集制动盘温度不得已而为之,实际激烈赛道驾驶后一定不要马上停车,必须先用60km/h左右的速度匀速行驶几分钟,让制动系统充分冷却才行,不然容易对制动系统造成损害,同时也很危险。

HAWK HP PLUS制动片测试数据测试内容制动距离停止时制动盘温度9.6°C低温100-0km/h制动37.96m55°C赛道2圈后100-0km/h制动37.54m316.5°C赛道7圈后100-0km/h制动37.19m612.5°C

说说终的数据吧。HP PLUS制动片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初始低温制动、热制动和限制动的距离在依次缩短,分别是37.96米、37.54米、37.19米。除了AD08 R轮胎逐渐升温进入状态以外,制动力随着温度升高也在表现得越来越好。

没高兴一会儿就碰到了不开心的事儿,我们发现制动盘被损伤得很厉害。看来制动片还是比较偏向于竞技型号的配方,用比较高的硬度来换取摩擦系数和耐久性,这样一来对制动盘的要求也就变高了。这么看来此款制动片好还是要搭配升级的制动盘来使用了。

制动片烧焦的背面漆说明它真的曾到过很高的温度。如果经过正常的赛后冷却步骤,制动系统的高温会迅速被空气带走,就不会出现持续性的火苗了。因高温燃烧和融化的表层材质已经粘连在了卡钳表面,制动片的摩擦面也出现了轻微的融化迹象,但客观表现是制动力很棒,这货完全是牙打碎了往肚里咽,硬扛着把测试做完的。

换制动盘这事儿往后放放,先看看对应街道的HPS制动片表现如何。现场先换上HAWK HPS街道用的制动片,然后经过和之前一样的开片过程后,就要开始第二轮的测试环节了。

● 第二轮测试:原厂制动盘、原厂制动卡钳+HAWK HPS制动片

在开皮地点和赛道之间的之间的路上,我对比了一下两种制动片的驾驶感受。应用于街道的HPS的脚感更加线性一些,尤其是频繁低速启停期间一直很柔顺,很接近原厂制动片的驾驶感觉。反观之前的HP PLUS竞技片,经常在低速制动时感觉到意料之外的制动力迎面扑来,虽然不吓人,但这种意料之外的减速还是会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点不舒服。另外就是HP PLUS竞技片在制动到快要停下时会有尖叫声出来。作为习惯了竞技制动系统尖叫的我来说无所谓,那个尖叫声音量也不高,但是肯定有人会感觉不舒坦吧,如果能完全没有声音就好了。

HPS街道皮的测试方法还是一样,三个100-0km/h制动测试对照,分别是低温状态、赛道行驶2圈后和赛道行驶7圈后。制动盘从初始温度4°C开始进行低温制动测试。

低温制动的成绩比HP PLUS竞技皮略差,38.14米,但是也算不错了。停止后制动盘的温度只有37.8°C,比竞技皮的55°C要低,说明制动系统的制动功率相对更小一些,在制动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推断为制动片的摩擦系数更低。

更低的摩擦系数也很好地解释了日常驾驶时突兀感更少的原因,如果把HPS街道片的制动感觉比作是硬木块,那么之前HP PLUS竞技片的感觉就是鹅卵石。虽然都是硬邦邦的摩擦,但重压之下还是有些不同的。相比而言HPS制动片需要更大力的踩下制动踏板才能达到和之前HP PLUS相同的制动力,对于刹车点的选择和入弯时的信心都有一些影响,每一次都有少许的惴惴不安,担心车子能不能按照预期停下。

两圈的赛道驾驶之后,制动成绩有所提高,100-0km/h成绩缩短到了36.26m。测温枪采到的制动盘温度是106°C,比竞技片的316.5°C低了很多,说明制动系统的负载真的很小。

有一点需要注意,车辆表现的差别和制动片之间的差别并不成正比。因为让车辆减速的制动力是由三组系统完成的:前制动组件、后制动组件、发动机制动应。当这三个系统其中的一个减弱了的时候,另外两个系统的负载会相应提高,所以实际制动果并不会像预期的退步那么多。

接下来几圈的驾驶中,可以很感觉到制动系统的衰减。对于赛道驾驶,行车路线对制动距离的变化敏感,延长哪怕1米也会让车辆偏移原有的行驶路线,而此时已经处于临界操控的车辆是没有能力回到原有路线上的,除非减速牺牲速度来妥协,这样牺牲的是圈速和性。

找不到准确刹车点的几圈行驶如坐针毡,当终于完成7圈的行驶时,后的100-0km/h测试比预计的距离超出了很远才停下,根据测试数据,后的制动距离已经从长达45.52m,比之前的好成绩多出了9.26m,将近两个车长。对于驾驶来说,这已经相当不了。在减速至原有36.26m停车点时,车速还有37.18km/h。如果你之前是刚好贴着障碍物停下,现在制动衰减后的车速已经足够把它撞飞了。

停下后的制动系统一样变成了个“小火炬”,但是整个测试过程制动盘没有变红,可以推断全程工作温度并不高,制动片本身摩擦系数较低是一方面因素,另一方面因素就是热衰减后,制动力进一步降低,产生的热量也就少了很多。HAWK HPS街道制动片的赛道测试以“悲催”收场。

查看更换下来的制动片,表面没有什么融化迹象,这个制动片真的像是硬木块一样,制动力不大且不耐高温。好消息是根据对制动盘的观察,这套制动片对盘几乎没有什么损伤,可以放心的搭配用于日常驾驶,应该是个不错的方案。反正价格和原厂制动片差不多,对吧?那么问题来了,原厂制动片的表现相比会差多少呢?

● 第三轮测试:原厂制动盘、原厂制动卡钳+原厂制动片

直接用数据说话吧。原厂皮装车,开始进行低温、正常、极限三个100-0km/h制动测试。第一下低温制动之前,制动盘温度是5.3°C。

低温制动距离39.61m,比街道片的38.14m和竞技片的37.96m都远了1米多。这里先不评论,我们继续看。

赛道驾驶的感受特别有趣,在经过刚才让人惴惴不安的街道制动片以后,原厂制动片居然让人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制动力刚刚好,不如HP PLUS竞技片的力道强劲但还是能给人足够的信心。两圈后的制动距离达到37.5m,比低温制动成绩好,和HAWK的两款升级制动片不相上下,制动盘温度197.5°C,处于两款HAWK制动片之间。

接下来大家都比较放松,只要坐等原厂制动片悲催的跑完7圈,后测量一下究竟热衰减导致制动距离增加了多少就可以收工回家。意外偏偏在这时发生,原厂制动片给了我们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

接下来的行驶中,原厂制动片居然表现稳定,每一次制动都和上一圈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在从130km/h制动减速的过程中,车载摄像机拍到了制动盘出现了一丝丝的红色光芒。这简直太惊喜了,说明制动系统扛住了很高的工作温度,坚持着没有出现什么热衰减。7圈之后的100-0km/h制动给出了37.95m的分数。

这样下来,三套制动片搭配原厂制动盘的测试成绩就出炉了:

100-0km/h制动成绩统计(原厂制动盘)制动片型号低温制动距离赛道2圈后制动距离赛道7圈后制动距离HAWK HP PLUS赛用37.96m37.54m37.19mHAWK HPS街用38.14m36.26m45.52mBRZ原厂39.61m37.5m37.95m

在测试现场来不及细细琢磨,既然原厂的制动片没有衰减,先找出它的极限再说,于是我们想出了一个更加严酷的“地狱式测试”:在锐思赛道连续行驶2节,也就是20分钟,中途不停车,为了不让制动系统有喘息的机会,中途不进行100-0km/h制动测试,直接采集赛道中一个典型路段的125-70km/h制动进弯的制动性能变化并加以比较。

实际在赛道行驶中,赛车并没多少机会用到100-0km/h制动,反而从直线高速制动到入弯车速这一段距离的性能表现很有参考价值。这一段制动的距离越短,就能越退后刹车点,在计时圈中意味着更快的圈速,才比赛缠斗中意味着更占据主动优势。

2节共20分钟的赛道驾驶相当于一场初级汽车赛事的强度。除了耐力赛,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初级汽车比赛很少会超过25分钟赛程。在连续多弯的锐思赛道上,制动系统要连续高负荷运转,几乎没有什么喘息的机会。如果能抗下这个20分钟“地狱测试”,就可以直接用来参加一场比赛了。

第一个10分钟转瞬而过,制动系统依旧坚挺。继第2圈创下40.31m的125-70km/h制动距离后,主观驾驶感觉没有太大的退步。这时候车载摄像机拍到了一些有趣的画面。

从第10分钟开始,制动盘开始出现的红色光,甚至之路上都没有消退太多。此时的制动系统瞬间温度估计要高于700°C,于是这辆BRZ的纯原厂制动系统摇身一变成了恶灵骑士,带着左右两团火焰飞奔在赛道上。制动力出现了一些衰减,但是在继续折磨它的过程中,这个衰减量没有再进一步提高。

当这个“风火轮”终完成20分钟的历练,125-70km/h的减速距离延长到了47.4m,相比之前多了7.09m。也就是说在临近20分钟比赛结束的时候,你已经需要将刹车点提前7米左右才能原有的入弯路线。

基于原厂制动盘的测试到这里告一段落。HAWK HPS街用制动片以悲催的测试成绩直接出局,HP PLUS竞技制动片表现,但是考虑到对原厂制动盘的磨损较大,我们将在第二天使用升级的dba制动盘进行它的20分钟“地狱”测试。本应当做炮灰的原厂制动片以争气的成绩结束测试,其性能已经可以超越第三方品牌的街道用升级产品。

为dba制动盘开盘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冻得上牙打下牙的我们不得不挤在冒热气的制动盘旁边取暖。赶来增援拍照的赛事频道编辑郭枫直接冻感冒了,第二台南直接趴窝歇菜了——这是后话。在晚上空无一人的场地上,我们继续之前的加速、制动步骤以制动盘、片的良好接触以佳的传动率,然后让车子充分冷却,为第二天的20分钟耐久测试做好准备。

回到办公室,我把拆下的原厂制动盘和制动片拿上来细细端详,经过高温的零件表面已经开始泛白。我在想,之所以BRZ的原厂制动系统经受住如此考验,也是因为厂家比较厚道,为这款定位入门跑车的车型准备了级别较高的偏赛用制动系统。

制动片表面由于连续测试已经出现边缘碎裂脱落的情况,中间则高温熔化粘连到了一起,后背板的隔热贴片也已经脱落,这样的制动片已经不建议再继续使用了。虽然如此狼狈,之前的测试果还是证明了斯巴鲁原产制动片的规格很高。

● 第四轮测试:dba制动盘、原厂制动卡钳+HAWK HP PLUS制动片

第二天的20分钟“地狱测试”主要针对于HAWK HP PLUS赛用制动片。可以看出前一天晚上开盘的结果还算是不错的,制动盘表面形成了一层细细的纹路以便和制动片贴合。那么不多解释了,直接测试开始。

前10分钟和前一天的工况类似,我们主要的着眼点是后10分钟,在连续高负荷工作下,这套制动系统的耐久度将会如何。如果能挺下来整个20分钟,你甚至可以直接用它来参加高强度的正规汽车赛事了。

从10分钟左右以后,dba制动盘也出现了之前的火红色光,但此时的制动感觉丝毫感觉不到衰减,每一圈都可以使用同一个刹车点,每次减速都是和预期差不多的减速果,就这样一圈一圈,一圈一圈,完全没有一丝丝的倦怠。在这一段测试中,由于制动距离更短、可控性更好,我可以大幅延后刹车点,对圈速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于是BRZ做出了两天以来的好圈速:1分0秒10。另外两套制动片怎么努力也没有达到这个圈速,分别以1:01.3(原厂片)和1:01.4(HPS街道片)收场。

测试结束时,制动盘温度实测666.5°C,比之前10分钟的测试温度略高。125-70km/h的制动距离从刚开始的39.2m变成后的40.5m。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更换dba制动盘后,制动稳定性的提升让制动距离直接减少了2m左右,还有就是在20分钟的地狱测试后,制动距离只延长了令人咋舌的1.3m,对于线路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经过比之前多一倍时间的连续测试,dba制动盘表面只是出现了一些正常的磨损痕迹,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就是说,这套总价4077元的制动升级套装已经完全可以应付高强度的赛道日,更能顺利完成一整场比赛。

但是故事还没讲完,我们还要考量后一个指标:耐用度。原厂片和HP PLUS竞技片已经经过了一次10分钟和一次20分钟的耐久测试,于是已经出局的街道片也要再进行一次20分钟耐久测试,以便根据各自的厚度变化来估算不同制动片的磨损速度。在相同的工况下,磨损越少就意味着制动片越耐用,性价比也就越高。

继续测试这20分钟真的有点浪费时间,因为经过昨天的超温,制动片已经有了很大的性能衰减。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之前提到过的125-70km/h制动好成绩也要有44.46m,相比之前多出3m左右,热衰减后的成绩更差。从视频截图来看,制动时四散的火星说明制动片的结构已经在高温下遭到了损坏,重负载制动下正在飞快地解体。

制动片磨损程度统计制动片型号赛道10分钟磨损厚度赛道30分钟磨损厚度制动片售价考虑磨损速度的折算价格原厂制动片-2.559mm849元849元HAWK HPS0.65mm4.39mm885元1518元HAWK HP PLUS0.61mm1.94mm1177元897元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在经过了总共30分钟的赛道驾驶后,HAWK HPS街道皮的消耗速度快,原厂皮其次,HP PLUS竞技皮慢。如果把零售价和耐用度参考到一起,以原厂849元制动片价格为基准计算,磨损少的HP PLUS制动片实际相当于售价897元,磨损多的HPS制动片则相当于售价1518元。细心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连续30分钟测试的消耗量超过了10分钟消耗量的3倍,这是因为在连续高温使用时,制动片受到温度影响变得脆弱,磨损速度也就成倍增长了。

制动系统升级方案一览表制动片制动盘总零售价是否适用于赛道体验是否适用于比赛性能短板HAWK HPS原厂885元否否赛道驾驶会快速失HAWK HP PLUS原厂1177元是否制动力略微突兀,制动盘磨损较快HAWK HP PLUSdba4077元是是价格略高,制动力略微突兀

把我们整个测试做一个总结的话,总共给出了两种可行的改装方案,具体对于BRZ这辆车来说,原厂制动系统本身还能用作第三种方案用于强度相对不高的环境当中,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再次重申,HAWK和dba品牌并不是选择,我们只是用这两个品牌做一个改装范例,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喜好选择其它类似品牌和型号。对于一般赛道体验而言,高工作温度在600-800°C之间的制动片就足以应付了。

这里提一下YELLOW的六活塞制动系统,也就是之前BRZ改装连载中所使用的那套。翻出来当时的测试数据我们发现,那套制动系统的125-70km/h制动距离好的状态也要47m,热衰减后甚至超过60m,怪不得在当时的测试中频频冒出蓝烟,还险些因为过长的制动距离导致车辆冲出赛道。在这里不是要把六活塞制动系统一棍子都打死,而是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六活塞都能提供比原厂卡钳更好的制动果。

在上一期连载发布的时候,好多朋友询问关于HAWK和dba制动盘的购买方法。在这里给出大家代理商的联系方式吧。

关于4500元升级制动系统的话题我们就谈到这里,终我们用不到4100元找到了一个好用且划算的升级套装,经过实际测试适合想要兼顾走街和赛道日体验的朋友,就算是直接用来参加入门比赛也完全没有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与我们进行探讨,也欢迎留下您的建议和意见。如果您对一些改装升级方案还在举棋不定,也欢迎告诉我们,我们会挑选合适的内容再类似本文的实际测试对比。关于本次制动升级的讨论就先说到这里了

拓展知识:保时捷卡钳品牌排行榜

相关文章

医院医生 价格咨询 3 评估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