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国产吉他传统品牌排行榜
(贰)
工艺与设备篇
为了撰写这篇文章,足足构思了一两个月。构思好了,大的思路方向有了,但是,真正到了落笔的时候,尤其是到了一些细节,需要语言组织的时候,让我写了又删,删了又写。觉得自己表达的不够清晰,于是就写的详细点,举例说明等等。但是,有时又发现写的太过于详细了,担心大家看的乏味,又重新修改,精简。
因此,感谢大家抽出宝贵时间,阅读这篇文章,《重新认识中国吉他制造业》。今天来到了第二部分,工艺与设备篇。为何要把工艺与设备放在一起写呢?因为,说到工艺,是离不开必要的生产机械设备。
木吉他的主要制作工艺流程,主要分为木工结构,喷漆和装配调音。
接下来,我们按照工艺流程,挨个进行讲解,为什么我说吉他是有较高门槛的一个行业。
木工结构,主要分为吉他的桶和琴颈的单独制作,桶与琴颈相接,以及指板粘贴等工序。
下图,是木工结构的一个简易工序图,有助于大家理解,接下来我们所要说的。

工序;磨框
设备;数控自动磨框机
这道工序的核心,在于根据不同桶型的背板弧度要求,的控制侧板整体的高度差别。

工序;接琴颈
设备;数控自动接柄机。
这道工序的核心,在于控制桶与琴颈的连接角度,同时琴颈与桶连接处,紧密无缝隙。

工序;安装调节杆
设备;自动铁芯刻槽机

这道工序的核心,在于控制琴颈表面与桶的正面出于一个水平线上,后续的贴指板工艺,指板与面板之间没有缝隙。
琴颈,国内大部分工厂,都是选择外部采购,在此就不再赘述。
同时,在木工结构工艺阶段,为了控制吉他的稳定性,需要在车间安装工业除湿机等辅助设备,主要是稳定生产车间和木材的的温度和湿度。木材因湿度变化,容易造成其收缩和膨胀,终导致产品工艺的制程不可控。例如,由于木材的干湿度的不可控,在琴颈与桶相连接时,琴颈后仰多少毫米,就无法掌握。
以上,三台设备,依据我个人从业经验,这是吉他厂家的标配设备。
喷漆,
主要由头度,底漆和面漆三个主要工段组成,但是核心在油漆调配,封闭填充和油漆厚度控制。
国内少数的吉他厂家,喷漆房是无尘车间,安装了自动喷漆产线。为了防止灰尘等杂物,吸附产品上或夹杂在油漆里,因此车间都会建成负压车间。相信个别买家,在购买吉他时,会发现一些中低端吉他,表面有些微的异色杂物,这就是喷漆车间不够干净的原因造成的。
喷好油漆后,为了加速木材毛孔吸收油漆并固化,需放置烘干房一段时间。因此,需要购买烘干机和建立一个油漆烘干房。
装配调音
后,我们来说这个制程环节,这也是吉他重要的环节,但也是厂家忽视,其实也蛮无奈的一个环节。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当我们发现问题时,必须追根溯源,找到它的原因。
国内目前比较大型的知名吉他制造企业的负责人,都是以前台湾,韩国和日本的吉他工厂的员工,他们基本都是车间的员工,后期升职到管理人员。客观的讲,他们基本都没有音乐艺术专业背景,没有相应的吉他弹奏水平。一群不会,或不怎么会弹吉他的人,怎么可能知道吉他的手感弦距,声音和品丝表面处理要求?大家还记不记得,贵州XX公司的老板,做了几十年吉他,连一首小星星都不会弹的视频?(此处不是嘲笑他,而是这个行业的企业负责人的实际情况,做吉他却不懂弹吉他。)
圈里的人,了解我的人或许知道,我一般不与吉他厂家同行打交道,因为他们对吉他的理解,让我已经严重怀疑他们是怎么开的厂,怎么做的吉他,怎么赚的钱,怎么亏的本。他们坐在一起,讨论的更多的是产品工艺,但也于木工结构和油漆工艺,因为他们懂的也就于这些。木工结构,油漆工艺,这些是琴行老师,音乐机构和买家关心的吗?不,他们关心的只有吉他好不好弹,好不好听。厂家与琴行老师的对话,如同鸡同鸭讲。一个讲过程,一个要的是结果。
由于企业资金能力所限,无法进行大规模和长时间的存储原木材,我们可以归之为客观因素,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吉他的装配调音,国内企业是可以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但是,很可惜,我们绝大多数吉他厂家没有做到,是否可以归之为主观的懒惰和很差的学习能力?这也是,国产吉他为什么一直被国外品牌打压的重大因素所在。
近的几年,越来越多的音乐艺术从业者,包括部分琴行老板,逐渐进入这个行业,对装配调音这个环节的改进不小,对整个行业的提升都是不可小觑的。我经常和琴行老板有过沟通,他们会被厂家生产出来的吉他的手感问题,气的七窍生烟,然后经常会骂道:“TMD,你们做出来的吉他,根本没法玩,你们是不是逼我也去开厂?和你们抢饭吃?”
在此,还是要感谢琴行,吉他爱好者,音乐人等外在力量的渗透和支持,吉他,这个传统而又封闭的行业,也就是这几年,品质有了质的飞跃,重新焕发了生机。
下篇的内容即将深层次的揭秘,大多数吉他厂家亏损的原因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并订阅,期待下期的《重新认识中国吉他制造业-3》

喜欢我的文章,就赶紧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