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世界金银品牌排行榜

这届世界杯,或许球迷遗憾的是德国和比利时的“双双把家还”,但我更遗憾的是被誉为“非洲黑星”——加纳的出局。虽然加纳离开了,但这个西非的宝藏一面才缓缓向世人开启——
就在不久前,加纳的首都阿克拉被《孤独星球》评为“2023年世界佳旅行目的地”之一,甚至还是“佳在地体验目的地”的榜首。这个藏匿在几内亚湾北岸的不起眼小国,到底凭什么?

加纳,西非小国。/unsplash
或许我们对这个都有几分陌生,好像只有在世界杯上才能看到它的露脸。但除了足球以外,这个的音乐和舞蹈也玩得很6,还是世界上黄金、钻石和可可的生产大国。说实话,加纳的旅游实力还是被大大低估了,它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562公里,西部被雨林覆盖,共有16个公园和大量的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超5%。不管是人文还是自然,加纳样样拿得出手。
这届世界杯,或许就是世人了解加纳的一个窗口。

由黄金、钻石和可可组成的
在足球以前,人们对加纳更为熟悉的认识是——黄金。毕竟,加纳曾被“黄金海岸”这个国名称呼了数百年。
不奇怪,15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在加纳沿岸发现了黄金,于是把这个地方称为“Mina”,意思是“矿藏”。随后,荷兰、丹麦、瑞典、法国、英国也纷纷加入到这场“黄金争夺战”中,加纳也由此成为近代新航线开辟后经撒哈拉到欧洲的黄金贸易重要据点,人称“黄金海岸”。

加纳地理位置。/National Geographic Kids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这座“黄金海岸”的地理位置:位于西非沿岸,南濒大西洋,夹在科特迪瓦(又称“象牙海岸”)和多哥之间。在地貌上,加纳成功躲过了北部干旱的撒哈拉沙漠,又位于炎热赤道之上,广袤的雨林、草原和灌木丛毫不吝啬地包裹着这个。从这点看来,加纳的地理条件算是没得说了。
但葡萄牙人显然不是来看风景的,他们很快就发现加纳的黄金多得惊人。加纳的国土面积有23.9万平方公里,光是金矿带的面积就占了5.5万平方公里,黄金储量达20亿盎司,如果按每年开采200万盎司来计算,那么得1000年才能开采完。在1493年-1600年间,加纳所产的黄金占世界黄金产量的36%,直至今天,加纳的黄金产量在非洲都是数一数二的。

“黄金大国”,加纳。/Caters News Agency
不仅如此,加纳还盛产钻石,钻石储量估计为1亿克拉,位居世界第四,实属“穿金戴钻”的代名词了。
在半个世纪以前,加纳还拥有世界上大的国有钻石开采商之一。钻石的开采主要集中在一座叫“Akwatia”(阿夸蒂亚)的小镇上,在20世纪20年代末,这座小镇的钻石年产量达百万克拉,到1935年更是增加了一倍,是当时地球上出产多钻石的地方。

加纳人在矿床附近寻找黄金和钻石。/Global Greengrants Fund
要说当年葡萄牙人给加纳取名“Mina”(矿藏)还真没取错,加纳的黄金、钻石、铝矾土、锰等储量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同时还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国,采矿业及其相关产业每年为加纳带来超过35亿美元的经济收入。
尽管如此,加纳的经济基础还得依靠农业,除了出产黄金、钻石,加纳还出产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可可。

加纳是可可生产大国。/Fjona Hill
加纳炎热潮湿的雨林适合可可的种植和生长,年产量在85万吨左右,是仅次于科特迪瓦的世界第二大可可出口国,约占产量的13%。据统计,全世界每6块巧克力,就有1块的原料来自加纳,实乃名副其实的“可可之乡”。
“可可就是加纳,加纳就是可可。”从这句谚语就可以看出可可在加纳的地位多么重要。据说,用加纳可可做出来的巧克力,还会带着一股奶油和果香的味道。

加纳人文,可看的不只是足球
毫无疑问,加纳是一个古老的。早在青铜时代,已有人类在加纳沿岸居住。公元3-4世纪,古加纳王国在这片土地上建立,因为地处跨撒哈拉贸易的必经之路,古加纳王国得以因黄金贡赋和对过境食盐、杂货课税而兴起,并在公元10-11世纪达到。

古加纳王国,位于跨撒哈拉贸易的必经之路。/wiki
13世纪,阿坎族的古昂人、芳蒂人和特维人从北方迁入加纳境内,埃维人和加人也由尼日利亚迁来此地,与当地居民融合,这为后来加纳形成的多民族聚居的局面打下了基础。
继而就是15世纪,加纳的黄金被葡萄人发现,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加纳的争夺,终由英国掌握了对“黄金海岸”的控制权,直到1957年加纳独立。

加纳奴隶堡,见证残忍的殖民史。/Buzz Ghana
纵观加纳的历史,虽不算波澜壮阔,但在几经沉浮下,历史给这片土地留下的文化遗产还是相当可观和丰厚。
虽然加纳不算大(相当于英国的面积),却是非洲第二大人口国,拥有50多个不同的民族和70多种语言及地区方言,其中主要的民族有4个,分别是阿肯族(52.4%)、莫西-达戈姆巴族(15.8%)、埃维族(11.9%)和加-阿丹格贝族(7.8%)。加纳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另有埃维语、芳蒂语和豪萨语等民族语言。由此可见,拥有多民族特色的加纳在文化上是多么异彩纷呈。

加纳是个多民族。/unsplash
而入选《孤独星球》“佳在地体验目的地”的阿克拉,正是加纳的首都,这是一座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城市,也是非洲现代化及富庶的城市之一。热闹的街区和高耸的大楼彰显着加纳作为“非洲经济复兴的中心”的骄傲,同时加纳也是西非第二大经济体,阿克拉打破了世人关于非洲城市“落后”“脏乱”的刻板印象。
阿克拉算得上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不仅横亘着加纳大量的百年建筑,还容纳下加纳人爱的音乐、舞蹈和足球。在阿克拉,你可以逛加纳大、古老的加纳博物馆、因纪念独立而建的黑星广场、中国援建的剧院,还有科学院、植物园、列贡大学和恩克鲁玛陵等。在距离阿克拉只有2小时车程的南部海岸线上,还矗立着众多控诉着殖民历史的奴隶堡,其中有名的两座就是埃尔米纳和海岸角奴隶堡。

加纳首都,阿克拉。/Arch Daily

阿克拉的黑星广场。/Arch Daily
而作为以传统工艺闻名世界的,加纳能凝聚人心的文化遗产莫过于——肯特布。肯特布在加纳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这座古老的佳见证。肯特布的色彩绚丽、图案丰富,是世界上负责的织物之一。当年迈克尔·杰克逊在科特迪瓦被加封为桑威国王时,就身穿肯特面料服饰。如今,不少品牌都争相以肯特布作为设计用料。

加纳的肯特布已成国际潮流服饰。/BBC
加纳还是一个喜欢载歌载舞的,“非洲爵士乐”就是由加纳的艺术家科菲·加纳巴(KofiGhanaba)创作的。
同时,加纳也是一个足球王国。足球是他们的国球,可以说加纳人都是踢着足球长大的。在阿克拉,加纳人修建了一座巨型足球场——阿克拉体育馆,可同时容纳4万名观众观看比赛。加纳的足球队被称为“黑星”,曾4次夺得非洲杯,也4次参与世界杯。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加纳一路杀进了8强,与乌拉圭一同贡献了“上帝之手”和“点球大战”的经典足球画面。

2010届世界杯,乌拉圭苏亚雷斯用“上帝之手”起死回生。没想到在2022届世界杯,加纳以0-2不敌乌拉圭。
坐拥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加纳人也被滋养得热情奔放、能包容下多元文化。我们熟悉的前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也是加纳人,他一生为推动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赤道上的旅游王国
无论如何,加纳的旅游实力一直被大大低估:坐拥大西洋和广袤的热带雨林,晴朗的赤道天气和肥沃湿润的土壤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动物,从大象到猴子、从海龟到鳄鱼,16个公园和大量保护区真的不容小觑。
其中,加纳的公园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北部大草原上的莫尔公园;另一个是离海边不远、被森林覆盖的卡昆公园。这两个公园很好地囊括了加纳两种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精华景观。

身处热带,加纳的自然资源丰富。/unsplash
莫尔公园是加纳大的公园,占地4840平方公里,位于加纳的西北部,同时也是几内亚热带草原林地生态系统的中心。两大河流——罗维河和莫尔河穿过公园,为这里的动植物提供丰沛的水源。在莫尔公园,你可以看到猴面包树、缅茄木、光滑果榆绿木、乳油木等典型的非洲热带草原植被,而完整的植被和河流系统,又让这里成为93种哺乳动物、33种爬行动物、9种两栖动物和大约300种鸟类的家园。
在莫尔公园,生活着600头大象、2000只叉角羚、5000头野牛和大约6000只疣猪,还有不计其数的河马、水羚、东非狒狒、绿猴、侏儒鳄、非洲狭吻鳄、鬣狗、狮子等,它们在草原上繁衍生息,尽显非洲的原始狂野张力。

莫尔公园的大象。/routard
而卡昆公园在热带雨林的包裹下则显露出几分大自然的神秘。卡昆公园为湿润的常绿森林带,是西非现有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里面生活着40多种大型哺乳动物、7种灵长类动物和4种松鼠种类,还有200多种鸟类和400种蝴蝶。
观赏卡昆公园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踏上雨林吊桥,雨林吊桥一共由7座桥组成,全长330米,高出森林植被30米,在摇摇晃晃中沉浸式地融入雨林。

卡昆公园的雨林吊桥。/routard
除了公园,在加纳的海滩上冲浪也是世界。加纳的海岸线长562公里,由此衍生出许多国际的海滩,比如艾达-天堂海滩(Ada - Paradise Beach)、布苏海滩(Busua Beach)、可可洛克海滩(Cocoloco Beach)、Kokrobite海滩胜地、中央省和西部省的海滩等。
人们可以躺在遍布棕榈树的海滩上,享受着西非的日光浴,或者在海边冲浪、钓鱼和吃海鲜。


加纳的阳光棕榈海滩。/unsplash
在热带湿润的气候中,沃尔特河纵贯加纳全境,是加纳人的母亲河。加纳人在该河的下游修建了世界上大的人工湖——沃尔特湖。这个湖的面积足有8502平方公里,是中国大湖泊青海湖(4625.6平方公里)的1.8倍,为加纳人提供了巨大的电量。
同时,沃尔特湖也是非洲佳的淡水渔场之一,年捕鱼量可达4万多吨,相当于加纳捕捞量的1/4。

加纳拥有世界大的人工湖。/pinterest
拥有丰富的海洋、淡水、草原和丛林资源,加纳的美食也从没让人失望。
加纳的烤肉叫做“chichinga”,在外观上更接近烤串,将曾经奔驰在草原上的牛肉、羊肉串上签子,放在烤架上撒油和各种作料,后撒上一把辣椒粉,便是草原上原始的美味。

加纳烤串。/pinterest
但要说加纳的国菜,那么非“Fufu”莫属。这种菜肴很难用中文命名,当地妇女会把玉米淀粉或大蕉和木薯粉混合在一起,然后揉打成团,再加上肉、蔬菜和秋葵一起食用。“Fufu”在视觉上有点像咖喱,但味道又完全不同于咖喱,把“Fufu”裹满汤汁咬上一口,酱香浓郁。
作为盛产木薯、大蕉、玉米,以及少量大米的地方,在加纳值得一试的美食还有大蕉(煎炸着吃)、“Waakye”(豆煮饭)、“Red Red”(红杂粮饭)、“Jollof rice”(西非特色炒饭)和各类海鲜美食。

加纳的美食。/图虫创意

加纳的烤大蕉。/unsplash
因为足球而让世人认识的加纳,没想到在地理、人文、风物、自然和美食上都更胜一筹,妥妥称得上是“旅游界的潜力股”了。
2023年,或许加纳真的要爆火了。
参考资料:
1.加纳:西非的"黄金海岸"和"可可之乡" 程宇航
2.“遍地黄金”的——访加纳阿散蒂金矿 徐德文
3.加纳:一个输出史的变迁 中国网
4.黑人抬棺舞背后的加纳 | 黄金、钻石与可可之国 蓝星那事儿
5.走进非洲丨加纳:可可香弥漫黄金海岸 时刻
6.A BRIEF HISTORY OF: GHANA. African-adventures
7.Diamond Mining in Ghana. Russell Shor

黄加宝

你对加纳的了解有多少?
编辑 | 二叔公
排版 | Gloria
校对 | 杨 潮
头图 | 图虫创意
封面 | 图虫创意
商务合作请添加:xzk96818
请注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及申请加入旅友俱乐部
请勾搭老艺术家 travellerst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