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广东早茶甜食排行榜品牌
本文共3570字,12图
在前三篇中,已经介绍了15种蒸制点心,3种烘焙点心,6种油炸点心、2种砂煲点心,还有4种特色甜品。
不难看出,蒸制,是广式点心常使用的烹饪方法。每次来到早茶茶楼,厨房里的袅袅炊烟,其实就是蒸出来的。
本文是系列的第四篇,今天将继续带来10种小众点心。
其中包括与莎士比亚毫无关系的“冰花莎翁”、使用了空气作为原料的“空气脆球”,以及闯入广式早茶的“诱粉小笼包”等特色点心。
在文章的底部,新增了本系列前三篇的链接与索引,方便大家的阅读。也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评论哦!

作为一种饮食习惯,广式早茶起源于广州。但早茶的点心,却不局限于广州菜。包括潮汕菜、港澳菜、顺德菜在内的诸多菜系,都为广式早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蒸果,又名蒸粿,是潮汕、闽南地区常见的一种食品。粿的意思近似于“糕”,对于潮汕人来说,凡是米、面、杂粮制作而成的加工食品,都被称作粿。
粿的种类丰富,肉馅、素馅、甜馅都可以制作粿。造型也各不相同,有呈现粉色水滴形的“红桃粿”,有类似于年糕的“甜粿”,还有形似绿色蛋糕的“朴籽粿”。而潮州蒸果,是其中一种造型比较朴素的点心。

它的造型比较像虾饺,外皮也是软糯透明的,但馅料区别很大。一般来说,潮州蒸果会放入蘑菇、猪肉、虾肉、笋、腰果等食材,有时也会加入沙葛、芹菜、叉烧等。
虽然长得像虾饺,但吃起来更像是一个透明外皮的菜肉馅饺子,口感口味都与虾饺不同。
虽然早茶茶楼会提供粿,但毕竟种类太少。大部分的粿,只有到专做潮汕菜的餐厅才可以吃到。
32 沙姜乳鸽对于常吃粤菜的食客来说,烤乳鸽是一道再熟悉不过的菜肴了,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而在广东,乳鸽的烹饪更加多样,除了红烧烤制,还有盐焗、红油、沙姜等做法。
沙姜,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食材,适应温暖气候的它,常常被种植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和常见的生姜相比,沙姜没有那么重的辛辣味道。就算吃上一口,也不会感受到味觉上的刺激。
在烹制乳鸽时加入沙姜,不仅可以提鲜去腥,还可以让其独特的香气渗入食材。近年来,油脂更少,吃起来也更鲜美的沙姜乳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33 芝麻糕芝麻是一种温带、热带常见的作物,在南方常见。除了榨油,芝麻也经常被用于甜品的制作之中。
在广东,就有很多以芝麻为原料的甜点。比如说糖水铺的“黑芝麻糊”、“黑芝麻汤圆”,以及一些早茶餐厅的“黑芝麻流沙包”,之前系列文章中提到的“焗黑芝麻挞”等等。

和其他黑芝麻点心不同,芝麻糕的口感比较特殊。由于在制作上,借鉴了“马蹄糕”的做法,黑芝麻糕的口感光滑、细腻,富有韧性。吃起来没有芝麻的粗糙,倒是有些像果冻。
芝麻糕的形状并无一定之规,在每家餐厅都能看到不同的造型。有一层一层,类似于椰汁糕的“千层芝麻糕”,也有造型质朴的方形整块芝麻糕,更有类似于蜂窝煤的创新造型。
34 黄金蟹甲如果你喜欢吃蟹肉,又觉得剥蟹很麻烦,就千万不要错过这道点心。
黄金蟹甲在制作过程中,利用了螃蟹的外壳作为容器,将馅料填入后,油炸而成。在摆盘上,两个蟹壳一正一反,在香叶的点缀之下,显得颇具美感。

上桌之后,不再需要复杂的拆蟹工序,只需拿起盘中的小勺,一口一口享受即可。
除了蟹肉,这道菜的馅料中,还增加了口感饱满的蛋白。蛋白的加入,使得蟹肉吃起来不再那么单薄,二者的融合相得益彰,丰富了口感的层次。
35 冰花莎翁这是一道传统广式点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在学者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中,就曾提到过这种点心。早期的版本,是用糯米粉加上砂糖制作,写作“沙壅”。
以糯粉相杂白砂糖,入猪脂煮之,名沙壅。——《广东新语》
而今天,莎翁的做法改为面粉加鸡蛋制作。在炸制完成后,还要裹上一层砂糖。因为外观很像白头发的老翁,因此得名“莎翁”。
莎翁吃起来外皮酥脆,里面松软,很像是油炸过的面包。白糖只在莎翁表面出现,里面并没有放,所以整块点心的味道甜度比较适中。

北方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这道菜看起来像北京的小吃“奶油炸糕”。确实,冰花莎翁味道和奶油炸糕大致类似,只是口感更柔软,结构更松散一些。
其实,制作时将“炸好的面团裹上糖”的点心并不罕见。在琉球群岛、夏威夷就有被称为“Andagi”的类似甜点。特别是在琉球,还会因地制宜使用黑糖来制作。
36 空气脆球这款独具特色的创新点心,仅从外观是看不出来馅料、口味的。从名字来看,似乎里面装的都是空气。其实,这是一道使用了奶油的甜点。
脆球内部上半部分确实是空气,另一半则是凉凉的甜奶油。一口吃下,香甜脆爽,是佳的饭后甜点。

有趣的是,外面的脆球乍看是完好无损的,里面的奶油是怎么加进去的呢?
注意顶部的薄荷叶,它之所以能立在那里,是因为根部插在了脆球上面的小孔里。这个小孔,就是在不打开脆球的前提下,加注奶油的“秘密通道”。
37 香芋石螺粥在广东,粥是很常见的菜品。吃肠粉要搭配粥,涮火锅要用粥底,在广式早茶中,也不乏粥的身影。今后也会专门讲讲广东的“粥文化”。
在广东之外的早茶餐厅,粥的种类有限。一般来说,只能看到生滚鱼片粥、皮蛋瘦肉粥、白米粥。至于艇仔粥、及弟粥,这几年在广东之外稍微多了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罕见。

香芋石螺粥,就是一种广东常见,而外省市几乎没有的粥品。烹制时,采用了南方池塘、河流里面常见的石螺,以及珠江流域种植的香芋做主料,具有岭南特色。
石螺切成小片,口感结实有韧性,味道鲜香。芋头炖煮之后,吃起来变得绵软适口,清淡养胃。
如果想吃到正宗的香芋石螺粥,只有来到食材的原产地才可以。
38 荔荔爆浆虾球这是一道完全不落俗套的炸制点心,吃起来出乎意料。
它的外观比较普通:圆圆的外形、油炸的金丝,和一般的炸虾球类似。除了顶部的薄荷叶以外,看不出什么门道。

主要的区别,在于内部。普通的炸虾球是实心的,油炸的外壳里面就全是虾肉,虽然吃起来很有满足感,但也略显单调,比较油腻。
而这道点心中,虾肉只是中间层,里面是掏空的,而且还放入了金色的流沙糖浆,以及一颗荔枝。荔枝清甜而又爽口,完全扫除了金丝外壳的油腻感。

从外到内,面粉、虾肉、荔枝的搭配,分别是松脆、鲜嫩和清爽的不同口感,层层分明,味道清晰。
39 白雪牛奶卷这道点心常出现于糖水铺,在广式茶楼中比较少见。广式糖水铺自成体系,菜品极为丰富,很多菜在其他类型的餐厅中都找不到,有本地特色。今后,我也会用单独的一篇文章来介绍。
白雪牛奶卷,采用了薄而松软的白色蛋糕作为外皮,里面卷着一块牛奶制成的长条奶酪,奶酪中还有很小的姜片。

牛奶和姜,是广东常见的一种食材组合。除了白雪牛奶卷,姜撞奶的制作过程中,也会在牛奶中加入姜汁。
为什么要加入姜呢?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牛奶属于寒性,而姜属于热性,二者相互搭配,吃起来更加健康营养。
40 诱粉小笼包汤包起源于北宋时期的首都开封,而现代的小笼包则兴盛于江浙一带。韧而薄的外皮,丰富的汤汁,大块的肉馅,深受人们欢迎。
读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发问,这个系列不是介绍“广式点心”吗?为什么开始说江浙的小吃了呢?
其实,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早茶茶楼,在菜单上加入了“小笼汤包”这道点心。它的出现频率,已经不亚于历史久远的伦教糕、甜薄撑等传统广式点心。
广式早茶是以蒸制为主的,所以同样是蒸出来的小笼包,也就顺利融入到了早茶之中。它的口味、造型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常常会使用彩色外皮,看起来更加鲜艳一些。
和江浙小笼包的大区别,就是数量。江浙地区一般会使用比较大的笼屉,一屉可以装8-10个。

而广式茶楼的小笼包,则使用了和其他点心一样大小的笼屉,因为空间限制,一般只有3-4只。和其他点心的笼屉摆放在一起,显得很合群,不会有突兀的感觉。
为什么小笼包会受到早茶食客的欢迎呢?因为它的造型、口感和其他广式点心不同。
看似平凡的包子造型,在广式早茶里,其实是的存在。
回想一下:奶黄包、豆沙包的顶部是光滑的;叉烧包的顶部是切开的;菠萝包顶部是松脆的。什么造型的包点都有,就是没有带褶的包子!
其次,虾饺、烧麦的外皮均贴附于食材,吃的时候是将外皮和馅料一起吃。而小笼包的外皮和肉馅还隔着汤汁,口感完全不同。
鉴于广式早茶的包容性,相信以后还会有其他地方的点心加入。
(未完待续)
《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系列往期回顾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一)
登场点心:白兔虾饺、金沙墨鱼饺、上汤虾饺、串串脆烧麦、鲍鱼烧麦、樱花虾拉肠、海鲜红米肠、蔬果汁柚子包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二)
登场点心:芝士糯米鸡、海胆芙蓉春卷、伦教糕、海苔虾肠粉、牛肉球、酥皮山楂叉烧包、金丝炸脆奶、苹果糕、甜薄撑、葱油饼、咸薄撑
来广州旅游之前,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N种特色广式早茶点心(三)
登场点心:百香果布丁、海虾菠菜饺、黑蒜烧麦、鸡汤鱼腐浸猪红、焗黑芝麻挞、鲮鱼球、鳗鱼糯米鸡、石锅鱼茸饺、丝滑南瓜糕、枇杷秋梨果、瑶柱萝卜饺
拓展知识:广东早茶甜食排行榜品牌
很多外省朋友对广东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爱吃,具广东特色的粤菜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地方特色浓厚,种类繁多,对色香味形讲究,充分迎合了广东人挑剔的味蕾。广式早茶是粤菜的代表之一,也是目前全中国正统的早茶。在广东,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相亲约会都可以用喝早茶的形式解决。
(由于我的拍照技术实在拿不出手,本文多数)
要在广东的大街上找一家普通的现代化茶楼并不难。喜欢安静的朋友可以选择去一些传统风格的茶楼,古色古香的纯木装修,光线微暗。服务员推着载满点心的小推车到处走,有喜欢的点心就盖个章端走,像自助餐一样,自在。
每家茶楼都有自己的招牌菜,每一种点心在不同的茶楼有不同的风味。面对菜单上少则数十,多则数百的点心,是不是纠结症都犯了呢?这种时候千万不要看着图片乱点一通哦!
下面我来推荐一些广东人日常必吃的点心。
(一)早茶“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
1.虾饺
位居早茶“四大天王”之首,口感清爽,香甜多汁。晶莹剔透的饺子皮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红白相映的虾仁。鲜虾和猪肉的结合,加上竹笋的辅佐,味道十分鲜美。
2.干蒸烧卖
比较传统的有猪肉烧卖和牛肉烧卖,近年来推出了鲜虾烧卖和蟹黄烧卖。干蒸烧卖大的特色就是口感细腻,鲜嫩爽口,营养价值很高。
3.叉烧包
刚出笼的叉烧包顶部微裂,露出肥瘦适中的叉烧和酱汁,散发出浓浓的叉烧的香气,诱人。叉烧包一定要趁热吃,松软可口,配上一杯普洱茶或铁观音,茶香四溢。
4.蛋挞
广式蛋挞以挞皮分类可以分为两种:牛油蛋挞和酥皮蛋挞(图为酥皮蛋挞)。牛油蛋挞我还没吃过,但酥皮蛋挞味道真的棒,吃的时候要小心碎屑掉在衣服上。
(二)广式包点——流沙包,奶黄包(种类太多,此处只介绍较有代表性的两种)
1.流沙包
包如其名,咬开的时候会有“金沙”流出,“金沙”的原料主要是牛乳和咸蛋黄。咸蛋黄吃起来特有的含沙的感觉和牛乳的结合,甜而不腻。搭配一杯铁观音茶,不爱吃甜食的朋友也会为之疯狂。必须提醒一句,如何地吃掉液态的馅是需要技巧的,这一点和灌汤包很像。
2.奶黄包
原料同样是牛乳和蛋黄,口味与流沙包完全不同。新鲜的鸡蛋黄和咸蛋黄的区别也在于此,奶黄馅是固态的,不会流动,且口感爽滑细腻,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奶香。
(三)主食类——煎饺,糯米鸡,蒸肠粉
1.煎饺
蒸饺讲究鲜,煎饺则讲究香。韭菜特有的香气,马蹄的清甜与微焦的饺子皮在舌尖发生一场美丽的碰撞。
2.糯米鸡
糯米鸡的传统做法是用荷叶包上蒸熟的糯米包上鸡肉,叉烧或香菇蒸熟。软糯的米和嫩嫩的肉,还有荷叶的清香,配上一杯乌龙茶,管饱又解腻。
1.蒸肠粉
肠粉按制作工具不同可分为布拉肠粉和抽屉肠粉,布拉肠粉通常是浇上特制的豉汁直接吃,简单美味,热量很低;抽屉肠粉水分较多,制作时加入猪肉末或牛肉末,有时也会加虾仁和玉米,同样浇上豉汁,口感很滑,有一定的热量。(图为布拉肠粉)
(四)小吃类——蒸排骨,虎皮凤爪,手打牛肉丸
1.蒸排骨
排骨放入蒸笼前先用油盐、生粉、生抽、蒜末、姜末腌制,出笼后的排骨有一层薄薄的生粉包裹,在排骨在保留原有的清甜的基础上更嫩更香。
2.虎皮凤爪
新鲜鸡爪经过繁琐的油炸和浸泡后,用特制的香辣酱汁炖煮,再入蒸笼蒸后,膨胀且麻辣的虎皮凤爪就完成了。说是麻辣,其实吃起来只有一点麻,广东人清淡养胃的饮食习惯也在此处体现出来。
3.手打牛肉丸
牛肉丸是潮汕地区的特色小吃,分为牛肉丸和牛筋丸,牛肉丸口感滑嫩,牛筋丸里有一些嫩筋,很有嚼劲。如果想吃到好正宗的牛肉丸,好是去潮汕地区吃哦!
后用两个我喜欢的甜点结束这篇文章(喜欢吃榴莲的朋友注意不要把口水流到屏幕上!!)
1.榴莲薄饼
用榴莲和面,加入蛋清、黄油等,擀成薄饼入锅烙熟。外脆里嫩,榴莲的香甜味萦绕齿间,回味无穷。
有的茶楼会把榴莲酥做成天鹅的样子↓
2.榴莲酥
酥皮包裹住软糯香甜的榴莲泥,炸至金黄。外酥里嫩,咬开酥皮后,榴莲泥散发的浓郁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爱吃榴莲的吃货们一定不能错过榴莲酥哦!
结束语:一个地方的特色美食出了这个地方,就再无原来的味道,广式早茶也一样,推广到其他城市后,由于选材不同,烹饪方式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也失去了广东特色。所以,要吃到正宗的广式早茶,一定要来广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