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雪菜品牌排行榜
前不久,浦东新区老港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本次老港镇的成功入选,使得上海市农业产业强镇达到6个,浦东新区占了其二。如果老港镇没能突出“小雪菜”可以做出“大产业”,如果这个大产业和老港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联度不够大,胜出的机会是不大的。
本届老港镇党委政府敏锐察觉到“小雪菜”完全可以做成“大产业”,第一时间抓住了以老港雪菜产业振兴为主导的强镇创建机遇,前后不过9个月。如果说这是深谙农业产业小与大辩证法的结果,实不为过。未来成功创建雪菜产业强镇,首要的依然是正确实践农业的小与大辩证关系。来一起深入老港镇,感受老港雪菜产业强镇建设节拍↓
标准引领
促“小农户”正确对接“大市场”
“老港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的好消息传开当天晚上,一位老领导发来微信,祝贺老港雪菜产业迎来新机遇,祝贺大河蔬果专业合作社事业蒸蒸日上,真的是激动又感动。”大河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倪新华回忆名单发布时的情况,特别强调了这个细节。
地处东海之滨的老港镇是浦东新区农业大镇之一,有着70年种植雪菜的历史,老港雪菜是不少老上海人乡村美食记忆中的独特部分。看着老港镇工业化城镇化兴盛的同时,雪菜产业逐渐衰弱,不少人为之惋惜。如果不是以大河果蔬、牛肚雪菜为主的雪菜加工企业的守护和复兴,老港雪菜很有可能就不是老港镇的特色农业产业了,更谈不上以“小雪菜”争取到农业产业强镇创建的机会。
为老港镇获得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机会欢呼的人们也许不太清楚,为何老港雪菜产业在2022年突然就有了大发展机遇。
去年8月,老港镇迎来新一任党委书记江臻宇,有着浦东新区农委和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经历的他,随即开展农业产业化调研,在肯定以祥欣种猪为代表的种源农业特色的同时,看清了老港雪菜产业的潜力和差异化竞争力。随后,邀请专家把脉问诊,把老港雪菜确定为主导产业,明确以标准化为抓手推动老港雪菜产业发展。在竞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机会时胜出,自然是因为老港雪菜产业特色更,标准化引领做强做大更具创新性,更加可靠。
老港镇党委政府的决策可谓抓住了中国雪菜产业振兴之魂。雪菜制品虽是酱腌菜品类中的小品类,但至少也有百亿元以上的市场需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是雪菜消费的大市场,而目前老港雪菜制品所占上海市场份额不到30%,精包装的占有率不到20%。而且,雪菜产业链、价值链和农户规模化种植、增产增效的关联度大,做大产业意义重大。
老港镇雪菜经营户翘首期待老港雪菜产业振兴好多年了。上海味明雪菜合作社的乔金海,今年73岁,从事老港雪菜种植经营30多年,经历了家家户户种雪里蕻腌制雪菜的产业高峰期,也受困于雪菜种植量不够的现实。合作社现有基地28亩,为了每年向苏州市场提供100万斤雪菜制品,只能去浙江、江苏买新鲜雪里蕻。牛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自1998年以来经营雪菜制品,去年产量达到1100吨,受本地雪里蕻产量不足的影响更大,去江浙两省采购成为常态,缺口甚至高达600吨。
由此可见,做大老港雪菜产业,是强镇所需、民心所向。关键的突破点是,如何通过标准化实施品牌提升,提高老港雪菜价值链附加值,以效益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做强做大雪菜产业。这是老港雪菜做强做大之路,也是中国雪菜可持续发展之路。
品牌赋能
用“小产品”持续孵化“大产业”
目前,大河蔬果专业合作社“老港”牌雪菜和牛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牛桥”牌雪菜承载着老港雪菜的溢价功能。从经营模式上看,前者代表了现代农业加工业,后者是传统雪菜加工的代表,这两大品牌具竞争力的产品是一致的——小包装产品,代表传统的“牛桥”牌雪菜精装产品销售额也占了总销售额的一半。
小包装雪菜产品紧俏是不可逆转的市场需求趋势,随着预制菜品类的高歌猛进,通过品牌赋能,小包装产品孵化雪菜大产业是必然趋势。
“市场就在眼前,公司产能有限,我们很想借着农业产业强镇创建的机会扩大产能,前提是政府有效打造老港雪菜区域公用品牌。”牛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宋陈军说。
善于经营的倪新华自投身农业后,很快聚焦到老港雪菜事业上,合作社从一开始就着力构建标准化、自动化的“老港”牌雪菜产业链闭环,凭借小包装产品积累了包括东航、上航、青岛航空在内的品牌客户。这些年受益于“老港”品牌知名度节节攀升的倪新华,在借力区域公用品牌的意愿虽然没有宋陈军那么强烈,却认同这个方向,希望通过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知名度。
分管农业的老港镇党委委员顾军透露,老港镇党委政府同样给予品牌赋能很大的期待,也形成了一些思路和想法,为老港雪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安排了专项资金。
正确引导
跨越“小扶持”与“大作为”的关口
创建农业产业强镇,区、镇相关政府部门是当仁不让的主导者,没有政府的主导和扶持,单靠一两个小企业的市场化力量是不现实的。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各级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能动性,跨越“小扶持”与“大作为”这道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