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昆明电动执法车品牌排行榜
按来自照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财政部联合发文规定,交通执法人员车辆配备标准为每六人配备一台执法专用车

昆明交警设卡检查酒驾

昆明女骑警整装出发
见习记者 王璐瑶 记者 党晓培 熊明 文/图
今日观察
做管理者,更要做服务者。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始终秉持着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民意引领,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实施好“放、管、服、治、快、进、防”七字诀,强化内部挖潜,深化改革创新,不断破题发展,持续拓展便民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亮出让群众满意的“昆明公安交警名片”。
便民利民,质量效率双提升
10月27日,昆明交警指挥中心接到求助电话,有一名孕妇即将生产。交警接到通知后迅速开道护送,引领孕妇所乘车辆一路飞奔,仅用20分钟便将孕妇安全护送到医院。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护航,这个暖心故事的背后,是昆明交警近年来在管治上的不断努力。
昆明交警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改进执法机制。组织开展“百日行动”“猎音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格依法查处酒驾、超速等易致祸致乱严重交通违法的同时,推出了4项轻微违法“口头教育”、疫情期间交管业务“延期办”等系列柔性执法服务举措,收到群众各类好评5600余条,群众执法投诉量同比下降54.6%。
成立城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畅通出行的新需求。抽调昆明市住建、城管等部门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办公,纵深推进城市交通“畅通工程”和“畅通提升行动”,全面压实疏堵保通“四级包保”责任,动态排查交通堵点乱点,深化智慧交管建设应用,并对城区472个交通节点进行优化调整,让主城区通行效率持续提升,日均行车速度上升5.63%,高峰行车速度上升6.04%,塑造出干净畅通的交通环境。
昆明交警致力打造“15分钟办事圈”,多层次满足便民服务需求。“e办通”在昆明市政务服务自助服务终端上线23项高频交管业务服务事项,同时提升自助服务设备覆盖率。一盘棋、一体化助推昆明营造营商环境。另外,全力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有效保障城市水、电、气的正常有序供应。
宽严有度,管理与服务并举
“第一次来昆明,不小心驶入禁止通行的街道,交警没有罚款,只对我进行了警告处罚,昆明的执法很有人情味。”来自珠海的陈先生说道。昆明交警推出了针对外地驾驶人因道路不熟悉驾车驶入禁止通行道路等20类违法行为“违法”的只进行警告处罚措施。
随着一系列柔性执法服务措施于今年3月1日起在昆明落地,司机们收到的罚单越来越少,温情的提醒越来越多,昆明交警正秉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执法理念,全力提升执法人性化水平。
简政放权,服务出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强化“互联网+”应用,大力推广应用“交管12123”手机App,研发“昆明交警微信星级服务”平台,拓展处理缴款、违法处理窗口预约、交通事故远程视频处理等交管业务线上快办。目前,已实现170余项交管业务“指尖办”“网上办”;交通违法网上处理率达77.22%、车驾管网办率达80.64%、交通事故网办率达91.5%,交管业务网办率进入全国省会城市交警部门第一方阵。
顺应需求,服务出品质。昆明交警积极拓展渠道,打造“家门口的交警服务站”,在全市建立145个便民服务点及多家“警邮超市”,增加驾驶人体检点、投放自助体检机,并在主城区设置3个24小时车驾管业务自助厅,梳理27项交管业务进驻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同时,在全市新增4个重中型货车注册登记服务点,提供车辆注册登记就近办理服务及车驾管业务上门服务。据悉,今年以来,共为企业上门服务1860余次,解决问题250个。针对电动自行车新车登记点出现排队现象的情况,开发出线上办理小程序,现场购车、登记上牌一站式办结。目前,该小程序已开设线上注册预登记点140个,排队现象基本得到解决,有效提高了各项目办理效率。
未雨绸缪,“防”出安全稳定
夜间,在翠湖朦胧的灯光下,交叉口的人行横道标志正在闪闪发光。司机看到后开始降低车速,行人路过此处也开始观察来往的车辆。这个小小的标志牌,便是昆明交警将预防体系纳入日常工作重点的一个缩影。
预防事故是治理隐患的第一步。昆明交警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专项工作为抓手,以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为导向,深入推进交通事故防控体系建设,充分调动交警、派出所等地区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扎实开展源头监管、隐患治理、违法整治等工作。今年以来,共排查整治道路突出隐患228处,完成178个安全隐患平交路口、174个事故多发路段(路口)治理;持续强化“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运输企业及车辆安全监管,消除重点车辆隐患39.66万起。在全市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事故防控工作取得近20年来好成绩。
寓管于教,则是保障安全的第一步。立足这一目标,昆明交警实施“三个100”走进基层。一是开展100场上门服务。现场开展“打单”和“换证”等多项交管服务,实现家门口的定制化服务;同时还通过向市民赠送20万顶头盔的方式进行宣传,真正将交通安全服务释放到基层。二是开展100场“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全市组建了28支特色宣讲团到村镇、集市开展巡回宣讲活动,活动覆盖人数达20万余人,实现交通安全宣讲所有县区及重点乡镇覆盖。三是开展100场进校园宣传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通过春城骑警进校园展示、法庭进校园等形式,将交通安全的“种子”送到校园。积极营造全民参与交通、关注交通、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刘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