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懒猫品牌榜 > 资讯 > >怒江墙板品牌排行榜(怒江建材市场)

怒江墙板品牌排行榜(怒江建材市场)

佚名 2023-03-08 11:27:52 浏览量:190

前沿拓展:怒江墙板品牌排行榜


2020.10.8

在西双版纳西面和缅甸之间有一处山区,叫景迈山,有67平方公里,行政归属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有点不一般。一是,山连山,当地人称景迈大山,实际上海拔不算高,1100-1700米之间,起伏不大,没有元阳梯田坡陡。二是,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有种植粮食的天然优势,但没有连绵的梯田,有的是千年古茶树,号称是普洱茶的老祖宗,盛产以景迈山命名的普洱茶,2001年在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主席代表中国赠送给与会首脑的礼物就是景迈普洱茶。三是,多民族错居杂处,拉祜族、布朗族、哈尼族、傣族、汉族等,多少年来各占山头,形成了十来个自然村落,却相安无事,一个村,一个民族,一部历史。我们选择了其中两个自然村落,翁基古寨和糯干古寨。

从景洪市出发到景迈山,有150公里的路程,全是地面道路,路况不错,途中有几处盘旋的山路,在惠民镇拐入县道,大约有30公里的山路,这路很特别,是石块铺设的路面,就是以前上海的“弹咯路”。翁基古寨,一个名不经传的村寨,居住着我国少数民族布朗族。布朗人的起源历史悠久,祖先被认为是古老的“百濮”一支,以采集和打猎为生,春秋《尚书》有记载,生活在澜沧江和怒江一带,后逐渐向刀耕火种的农业社会过渡,西晋时布朗人祖先南迁,陆续定居在现在的所在地,至解放前,布朗族还保留着山地、耕地、森林、水资源等家族共有的原始社会状态。布朗人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但没有文字;布朗人信奉小乘佛教,但祖宗留下的相信自然神灵的原始宗教没有丢弃,以致在服饰、风俗、节日等方面仍固守传统文化;布朗族人口有12万,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的沿边地区。翁基古寨由于比较偏僻,是布朗族传统生活和原生态环境传承与保护比较完整的村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房屋等多少年来不曾有改变,有“千年布朗古寨”之美誉。古寨的外貌还是原样,寨门、小广场、佛寺、村道、木楼等,同脉大家族的人聚居生活在一起。有趣的是,布朗人居住的房屋,大小不一、朝向不一,不像现在的新农村,格调一律,没有个性,它,看上去凌乱,但错落有致,材质和结构相同,原木立柱、横梁、墙板和楼板,茅草屋顶,二层结构,一楼堆放农具、柴禾,圈养家畜,二楼用于煮饭、休息、睡觉,用竹片或木板将卧室与客厅、厨房隔开。出于保护木质村寨的需要,现在不允许用钢筋水泥砌房,但用上了瓦片屋顶、玻璃门窗、洁瓷卫浴等。不过,若干年后这些易朽烂的木质建筑还是要修葺和更新。翁基古寨的布朗人以茶叶为生,不仅种植普洱茶树,而且自制普洱茶饼,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茶室(底楼改建而成),热情招待游客,免费品尝,你不买光喝也没事。据布朗人介绍,这一年游客大为减少,主要在网上销售,老顾客比较多。由于茶叶收入高,粮食基本不种,吃粮靠市场,只种些玉米等经济作物,喂养猪和鸡。从翁基古寨的建筑可以看出,布朗人的生活已超越了温饱水平。

距翁基古寨大概10公里是糯干古寨,又称糯岗村,是一个傣族村寨,与前几天去过的纳楼土司傣族村相比,几乎没有土坯房,不是土掌房类型,从外表看,与布朗族的翁基古寨没什么明显差异,也是木质楼房,瓦片屋顶,文献介绍说是“干栏式”建筑,起源于南方多雨潮湿的山区,特点是房屋架高于地面,防水、防湿、防爬行动物,以利散热通风。糯干古寨的傣族是从澜沧江流域迁徙而来,据传其祖先发现这儿地势平缓、森林茂密、气候宜人,便以“景迈”为名,傣语“景”是“城”、“迈”是“新”之意,即新的居住地。糯干古寨规模比翁基古寨大,房屋也整齐些,但比翁基古寨更陈旧、更古朴,也没见有民居改旅馆的,四周群山环抱,整个古寨淹没在绿茵苍翠中,显得格外的幽静别致和与世无争。

晚宿澜沧县城。

翁基布朗族村寨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评为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村落”。

村里一块不太大的平地,算是村里的广场了。

当地信奉小乘佛教,不论什么民族,有一寨一寺的传统。翁基古寨佛寺始建于1015年,由佛殿、藏经阁、僧房组成,图为簇拥在苍翠绿荫中的佛殿,坐南朝北,木质结构,建筑面积190平方米。

藏经阁,坐南朝北,木结构,三重屋檐,悬山顶,朱色砖墙,是全村高建筑。

布朗人栽培茶树的历史悠久,山上有上千年的古茶树,如今翁基古寨村民以茶为生,将原来底楼改造成茶室,以接待游客、推销普洱茶。

为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满足游客的需要,翁基古寨出现了茶庄、杂货店、小吃、旅馆等。图为布朗人开设的小卖部。

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茶叶互助社,种茶、采茶、制茶、销茶互助合作一条龙,走共同致富道路。

有的村民开起了旅馆,或者将房屋租赁给开发商经营旅馆。

这是家庭房。

我们在这户布朗人家里小憩,与主人聊天,也算是社会调研。

进门就是茶室,但更像经销部,摆放了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供游客挑选。

女主人热情,用普洱茶招待我们,边沏茶,边介绍普洱茶的特色。

老夫妇俩已经当外公外婆了,女儿送外孙去县城读书,正巧不在家。夫妇俩有两栋房屋,图为新建的楼房,木结构建筑,底楼就是我们喝茶的地方,二楼作客房,正在申请旅馆营业执照。

图为装饰一新的二楼旅馆。

二楼长廊载满了花盆。

挨着新屋的是老屋,也是木结构,两层楼,夫妇俩和孩子住在老屋,新屋用来接待游客。

图为老屋底楼,全是就地取材的原木,正在修缮,窗户都没有安装玻璃。

这是厨房,简陋,用木板作墙。

图为二楼开放式的平台,算是“阳台”吧。

卧室外的空间,不知道怎么称呼。卧室也很简陋,床、柜子、椅子,为尊重主人的隐私,我们没有拍照。

房梁和瓦片,取代了传统的茅草屋顶。

整个村寨的木楼都是瓦屋,歇山顶,有的单檐,有的重檐,没看到茅草屋。

布朗族老奶奶与玩耍的孙子。

傣族糯干村鸟瞰。

糯干村有一条石头路,贯通全村,车子可以开进村。图为糯干村村口。

村口小桥既是寨门,又是风雨桥,人们既可以休憩,又可以纳凉。

糯干村的傣族房屋结构与翁基村的布朗族房屋结构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看来尽管民族不同,但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下,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生活方式有趋同的现象。

糯干村的傣族可能崇拜牛,正脊用牛角装饰。

出于保护全寨建筑原汁原味的木质风格,要求修旧如旧,不能推倒重建,不少老屋年久失修,用塑料布遮风挡雨。

这是在村里看到的用砖块维修的墙。

图为村寨的广场。

广场的中央有个三级式台柱,也许是用来祭祀或丰收庆典之用。

糯干村的傣族照例信仰小乘佛教,村民专门辟了一块土地,修建佛教场所。图为佛寺亭阁。

佛寺广场。

佛寺。

据说是僧房。

佛塔。

俏皮的傣族小男孩。

骑摩托车的傣族妇女。

挑水的傣族妇女。

手持手机通话的傣族大娘。

祖孙俩。

制作普洱茶的茶坊。

糯干古寨一瞥。

劳作了一天,太阳即将西下,又到炊烟袅袅时。

景洪市-翁基古寨-糯干古寨-澜沧县城行程路线。

拓展知识:怒江墙板品牌排行榜

相关文章

医院医生 价格咨询 3 评估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