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广西隔离变压器品牌排行榜
2000W以上 一般维修电磁炉不需要隔离变压器的! 电磁炉里面本身也带保险的,不过那个保险爆了还是有些吓人的,建议还是先查仔细了,确认没有问题了。在通电!
柳北换流站全景。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夜晚的柳北换流站站。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柔直变套管安装。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柔直变套管安装。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施工人员在柳北换流站建设现场进行±800千伏直流电流测量装置安装。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柳北换流站。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柳北换流站全景。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极1低端阀厅一景。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极1高端阀厅换流阀。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土建A标青年突击队。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土建A标项目人员合影。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工作。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工作。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工作。广西送变电公司供图
广西新闻网南宁1月11日讯(通讯员 杜冰)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是落实西电东送战略的重大工程,是世界上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世界第一,其技术难度、工程复杂性均属当前输变电领域之。作为昆柳龙直流工程的受端站,柳北换流站占据了四项世界第一:世界上容量大的特高压多端直流输电工程、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工程、具备架空线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历时两年奋战攻坚,南方电网广西送变电公司柳北换流站工程项目团队经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实现柳北换流站满功率试运行。2020年12月27日,昆北—柳州—龙门三端系统调试项目完成,标志着昆柳龙直流工程正式竣工投产,工程比计划投产时间提前了半年。
在广西送变电公司特高压换流站施工历史中,一定会记住这颗“星星”——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北换流站,这是公司建设者用每一个奉献付出的日子点亮了它。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披星戴月的战斗
2018年12月18日,柳北换流站正式开工,工期有多长,路途就有多远。无论是总体方案的设计还是实际工程的施工,柳北换流站的复杂程度和难度都属行业。由广西送变电公司承建的土建A标部分,工期紧、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尤其是高低端阀厅防火墙、大型阀厅网架吊装等的施工,集复杂前沿的电网施工技术于一体。
“要举全公司之力工程高质量完成、按时投产。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突破并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培养造就一批‘敢担当’的特高压项目管理人才”,广西送变电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黄耀坚强调。公司组建的这支项目团队,经验丰富、管理专业、技术精湛,凝聚起的强大能量足以共克时艰、全力以赴的投入这场前所未有的战斗中。
“一定要在施工的前提下,让工程质量一次成优。”2019年5月20日,从接到任务那天起,党员先锋、项目总工程师陈东杰便组织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开始策划。柳北换流站高端阀厅防火墙高端部分高达33.5米、低端部分高22.5米,它的高度、长度均为目前国内换流站防火墙规模之,必须一次成型,一模失败将导致整座防火墙直接报废重来,其工艺在国内电力工程施工史上尚属。为了一次成优,项目团队一开始就组织技术人员利用三维建模软件绘制模板拼装及成品果图,现场不断地实验,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一次次的优化。“对于技术的学习,得始终充满‘饥饿感’”,陈东杰习惯在每天施工前反复地熟悉技术交底书和施工方案,碰上重要的工序往往要查三遍以上。防火墙的施工正处于炎热的夏天,他每日爬上脚手架检查防火墙的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工序质量。浇筑时,随着混凝土不断注入,脚手架的高度也随之越来越高,三十米的高度,他每天要爬几个来回,到达防火墙的施工平面后还要沿着墙体水平方向走近百米。混凝土浇筑他都全程监督,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碰上饭点,他都是先让其他人回去吃完后再过来替换他。就这样,这座难的防火墙终于在他和团队手上一次顺利封顶,4幅防火墙成了国内电力行业的标杆。
“起吊!”,2020年4月20日上午九时,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柳北换流站极2高端阀厅网架提升作业展开,网架792吨的重量相当于4台波音747飞机,7400平方米的面积相当于17个篮球场,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缓缓提升起来,后固定在11层楼的高度,这是广西境内难度大、跨度大、结构复杂的阀厅网架结构工程。入企仅一年的青年党员、技术员刘慧娴,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而降低要求,相反,对她来说复杂的施工现场早已“如履平地”,夜以继日的连轴转早已习以为常。柳北换流站的网架提升、阀厅吊装,到后期的道路铺设,刘慧娴常常一干就到凌晨一两点。当夜幕降临,站在灯火通明的施工现场,想象着换流站未来的样子,刘慧娴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同年5月17日,换流站极1高端阀厅网架也顺利提升,刷新了广西区内阀厅网架施工之。
“工程,建设难度前所未有,凝聚了全体建设者的心血与智慧”,柳北换流站临时党支部书记、土建A标常务副经理余云龙说。柳北换流站工程的建设史可以说是一部工程技术的攻关史,很多难题属世界首例,是提升我国电力科技核心竞争力、打造南网竞争力的创新工程。工程拟推广的“Low-E节能玻璃技术”等重点节能低碳技术4项,目前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项。“作为重点工程、示范工程,要干就干好”,这是余云龙的初承诺。工程开工后,在余云龙的日历里就没有了公休日和法定假日,连轴转的工作方式早已成常态。晴天,一身灰尘,雨天,一身泥土,日复一日地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进驻工地的那天起,他就把自己“钉”在施工一线,与员工们共坚守,“作为项目当家人,很多工作自己必须做在前头”,这是他的深切体会。
没有的个人,只有的团队,集体的力量是智慧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战斗的力量。项目部人员多次进行技术方案研讨,边施工、边学习、边探索,采取交叉施工、人停机不停的模式。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他们披星戴月加班加点,没有一个人叫苦退缩,保障了项目的按期建成,实现了“工程事故为零、返工率为零、精度全部达标”的生产目标。工程项目业主对建设者称赞说:“你们不仅特别能战斗,而且特别能吃苦,不愧为‘铁军’。”
星光闪烁的日子苦也自豪
从2018走到2020,700多个难忘的日子,星月之下,工地却亮如白昼,“钢筋铁骨”之间依然清晰可见建设者们“赶路”的身影。广西送变电公司柳北换流站电气A标项目部实现了质量零事故、工程进度零滞后、疫情防控零感染,较计划提前了半年,优质、高、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这是桂送“铁军”创造的“南网速度”。
2020年3月1日,工程进入安装阶段。“柳北换流站是该工程三个换流站中电气安装时间晚的,但是我们不仅克服疫情影响,还按三端联合投产的目标把进度抢了回来。回想起那些加班的夜晚,是我职业生涯中苦,也自豪的一段经历”,柳北换流站电气A标项目总工古文基说。凭着对电网建设事业的热爱,他在平凡的岗位中勇于创新。由于设备元器件比较精密,要求在恒温、恒湿、无尘的条件下安装,项目部投入人力物力在阀厅内设置尘埃粒子计数器、一体化仓储管理系统等,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防尘、控温、控湿工作,核心设备安装质量。为了防止灰尘、潮气侵蚀设备,他主持在柔直变安装过程中采用了5层防尘、防潮措施控制安装全过程。为了能尽快完成换流变安装,古文基和技术人员顶着炎热的天气加班加点,只要去一趟现场,一件工作服就立马湿透。每当一台变压器牵引就位,古文基都会露出笑容,这一刻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没有热忱,便再无进步”,柳北换流站工程电气A标技术主管陈柏成经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员,为了弥补经验上的不足,他时常观察师傅们的安装技巧,再结合其负责标段同种工作的安装方法,自己摸索出了一套更适合柳北现场施工的方法。晚上他回到办公室复盘当天的工作情况,查缺补漏,不知不觉就到半夜一两点了。面对攻坚“硬骨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他主动向项目部争取负责核心区域柔直阀厅的安装工作,“我想在工作中找到担当的支点,把重任扛起来,把工作干得更出色。”
善战者无赫之功,而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只有事中人才能体会。“管理先行”是电气A标项目经理张旭晶每周、月例会常挂在嘴边的话。从2020年10月21日17时,第一台柔直变压器到达现场开始,到11月5日16时30分,完成后一台柔直变的安装,仅仅花了15天时间,而同型类的工序至少需要40天。这提前的一个月正是张旭晶对自己作为项目经理工作提前量的一个基本要求。当他交待班组工作时,涉及人员、机械、设计图纸等的配合,他在一个月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也是公司设备进场晚,安装速度却快的重要原因。“要跳出项目去看项目”,张旭晶说。他组织团队成员主动推动工作,抛弃被动接受任务的思维方式,主动去寻找工作面,见缝插针,想尽一切办法为电气安装创造条件。在极1高端阀厅电气设备安装时,张旭晶早已提前预判到阀厅工作自流平地面施工与阀塔验收、阀侧套管工作面存在很多的交叉施工作业,为了给阀厅自流平地面施工留出更多的时间,张旭晶立即决定以“两班倒”的形式利用深夜组织人员对顶部支柱绝缘子、避雷器进行吊装施工。深夜的极I高端阀厅内一片热火朝天,吊车轰鸣声、人员指挥声此起彼伏,与夜的悄无声息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场硬仗直到早晨6点才告一段落。
面对疫情防控和施工中一块块“硬骨头”,柳北换流站全体建设者没有一个掉队,他们是行走在星光下的“建设者”,他们说:“军令状已经立下了,我们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不给自己留后路,一定要打赢这场仗。”这就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广西送变电公司柳北换流站特高压电气安装团队。连业主项目部都发自内心的说道:“柳北换流站是广西送变电公司用这样一个一个夜晚‘抢’出来的。”
哪里艰苦,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
工程一开工,广西送变电公司就在柳北换流站成立了由土建、变电、调试公司党员11人组成的项目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持续开展“党建引领柳北争先锋,五抓五创建功特高压”主题活动,让每一个风险点有党员守着、每一道关键工序有党员把着,成为牢牢守住一线生产、进度质量的坚强堡垒,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项目临时党支部,就要区别于其他的临时项目部,更要发挥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性,形成‘党建+基建’‘党建促基建’新的工作模式,小支部必须发挥大作用”,这是广西送变电公司建筑分公司党支部书记莫海清的体会。
“哪里困难、艰苦,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承诺。”张旭晶从这些年多个特高压攻坚项目中看到,每个攻坚项目、每个关键任务都有党员带头冲锋,也体会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感悟越深,他越认识到党建引领的重要性,于是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广西送变电公司党委也注重在项目一线锻炼技术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据统计,在昆柳龙项目中就有3名年轻干部得到提拔,7名业务骨干提升为项目经理或副经理,共有5名青年骨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的影响力、号召力在柳北换流站得到扩大。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斗者。在广西送变电公司柳北项目团队夜以继日的奋战下,柳北换流站按计划时间顺利投产,整整比合同工期提前了半年。如今,世界第七大水电站--乌东德电站正通过昆柳龙直流工程把云南丰沛的水电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广西电力负荷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绿色能源。广西送变电公司柳北项目团队也荣获了“南方电网公司工人先锋号”“昆柳龙工程竞赛优胜单位”“昆柳龙工程优胜班组”“昆柳龙工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以锤炼实干的“铁肩膀”,铸就战斗“强堡垒”的勇气,交上了一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