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国内化妆品企业利润排行榜
科技驱动,实现营收利润双高增
水羊股份跻身A股第二大美妆集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茜 通讯员 艾沐

4月27日,水羊股份(300740.SZ)发布了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水羊股份以超50亿营收,跻身A股第二大美妆集团,创造了水羊股份自上市以来的佳“战绩”。
水羊股份借势互联网创立并逐步成长,2018年登陆A股,成为中国互联网消费品品牌中在A股IP0的企业。从2019年24亿元的年营收到2021年50.10亿元的年营收,3年间增长超1倍。
尤其是2021年,化妆品零售大盘增速放缓,行业各项新规渐次落地,企业经营压力骤然加大;品牌端,竞争加剧,各路品牌“厮杀”愈发激烈;渠道端,线上流量红利消失,线下渠道凛冬仍在继续;供应链端,也开始进入新的洗牌期……在如此不利的行业局面之下,水羊股份实现“逆生长”原因何在?
成为A股第二大美妆集团
曾几何时,宝洁、雅诗兰黛等国外基础品牌长期霸占中国大众护肤消费,而近几年,中国本土化妆品牌正用强劲的科研力量以及的产品定位,逐渐夺回话语权和市占率,刮起一股美妆国风。
业内专家分析,之所以水羊股份能逆势成长成为A股第二大美妆集团,其推行的“四双”战略布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双”战略,即“研发赋能产品,数字赋能组织”的双科技赋能战略,“以自有品牌为核心,以自有品牌与代理品牌双业务驱动”的双业务驱动发展模型,形成“内部平台生态化,外部生态平台化”的双平台生态布局,以达到实现“营收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行业领先”的双高增目标。
水羊股份官方表示,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净利润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自有品牌持续增长,代理业务亦增长较快;同时,公司产品结构改良提升毛利水平,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近1倍,多维度加码研发投入
“要盖高楼,就要把地基打好,研发和产品本身的质量就是地基。”水羊股份“逆生长”,研发持续发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1年3月8日,在水羊股份战略升级发布会上,董事长戴跃锋详细阐述:“本质上,水羊股份是一家‘科技创新、科技驱动、科技赋能’的科技型美妆集团。双科技赋能指的是研发赋能产品,数字赋能组织。在研发赋能产品上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标准体系引领行业,基础研究开放平台,独有原料自主掌控,产品配方三代一体。”
目前,双科技赋能战略凸显成。水羊股份通过研发赋能,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面膜、水乳膏霜、彩妆等,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布局完善,具有多品类、多品牌、全渠道的美妆运营管理能力。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此次财报显示,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121人增加至2021年225人,一年增长了近1倍;同时,研发投入也在呈现高速增长,公司从2020年4756万元上升至2021年6597万元,同比增长38.70%。
2021年,水羊股份聘请中国工程院陈坚院士作为公司科学家,突破玻尿酸技术壁垒,打造行业小分子量800Da玻尿酸,推出微800玻尿酸修护次抛精华原液;并先后与江南大学的生工和化工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研发机构联合开展项目研究。
水羊股份目前专利累计申请211例。2021年,水羊股份也持续投入资源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包括参与修订的《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测定》(GB/T 40146-2021)、《化妆品中禁用物质三氯乙酸的测定》(GB/T 40639-2021)等10项标准,获得正式发布或实施。
助力美妆品牌触达中国消费者,推动可持续发展
水羊股份作为A股第二大美妆集团,稳健而亮眼的业绩背后,离不开双业务驱动的力量,即搭建“以自有品牌为核心,自有品牌与代理品牌双业务驱动”的业务发展战略。
目前,水羊股份旗下拥有御泥坊、小迷糊、大水滴、御MEN、花瑶花、HPH、VAA等多个自主品牌。
2018年,水羊股份还推出了独立开放平台“水羊国际”,其并非传统的“TP(T-mallPartner)、DP(DouyinPartner)”等代运营服务,而是开创了具备全域服务能力的“美妆CP模式”,即通过在中国市场的全域服务能力以及深度孵化品牌能力,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美妆品牌提供品牌、产品等多维度的赋能,在市场、销售、渠道等维度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助力海外美妆品牌触达中国消费者。这是其他代运营公司所难以匹敌的,也是公司跃升为A股第二大美妆集团的动力之一。
据悉,水羊国际与强生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承接强生中国的电商业务。同时,还代理了法国奢美护肤品牌伊菲丹、意大利米兰时装周彩妆品牌KIKO、国际药妆品牌Cellex-C、西班牙专业皮肤管理院线品牌美斯蒂克等,共计超过30个国际品牌。
在代理品牌方面,公司与强生的合作逐步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业绩稳步增长。城野医生、露得清、Rogaine等多品牌纷纷拿下渠道TOP1好成绩。
[责编:封豪]